第45章(第2/5頁)

那熟客擺手道:“我不去,我就愛吃含香樓裏的灌湯餃,別家可吃不到。而且昨兒個那食為天我雖沒去,但我聽人說了,只賣那幾樣東西,那包子烘餅的有啥好吃的?”

“哎這你昨天沒去,你不知道了吧?人家的菜單是天天換的!昨兒個沒有,保不準今天就有了呢?而且昨兒個我還問了一嘴那小娘子,他們這兩天就會開放點餐了,要是沒有你再自己點就是了。”

食客沒有不圖新鮮的,老李聽到這兒也有些心動,他那朋友又接著壓低聲音勸道:“含香樓一道特點就大幾十文錢,人家食為天便宜啊,肉包肉餅才幾文錢一個,特點肯定也不會貴到哪裏去!走啊,你不是自詡會吃嘛,真不去嘗嘗?”

那人和他說了兩句也不管他了,說:“我起晚了這就趕緊得去了,吃完上午還得回去看鋪子呢。”

那老李看他要走連忙跟上,“等等我,我跟你一道去啊,不過醜話說在前頭,咱們都不是差這幾十文錢的人家,要是不好吃我可再不信你了。”

“哎哎,你放心嘛!就算點心不合口味,人家那正宗‘文老太爺粥’總不是弄虛作假的,你之前不是嫌碼頭遠,還沒嘗過嗎?正好一起嘗嘗。”

兩人說著就走了。

“文老太爺粥”的名頭如今在寒山鎮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白子熙和他爹外出了一段時間,回來的時候顧茵已經不在碼頭擺攤,每天只賣兩個粥桶的粥,經常是一擺出來就賣完了。

兩文錢一碗的粥能好吃到哪裏去?這麽想著,白子熙就從來沒去吃過,只覺得這粥是因為有了文老太爺的名頭才賣的那麽好。

他接著在門口坐著,後來雖然沒再出現走到門口的客人被人拉走的情況,但白子熙坐下的半個時辰內,已經聽不少客人都提到過食為天。

而且幾乎提到都是誇獎的,說她家聽著賣的都是平平無奇的東西,但總結來說就是好吃!完全不符合那個定價的好吃!

當然也有說不好的,卻不是說吃食,是抱怨昨兒個人實在多,去晚了在外頭排了好一會兒的隊,連早市都沒排上,只趕上了午市。午市的熱菜雖然涵蓋了好幾個不同菜系也是道道好吃又實惠,還是出自從前在望月樓上工的周掌櫃之手,但是他們這些愛吃白案點心的,還是耿耿於懷沒吃到早市的東西。

聽到這兒,白子熙終於坐不住了。

自家紅案一直沒有得用的廚子,他早就想把望月樓的周掌櫃挖過來。

但是周掌櫃那人認死理,幾次接觸,他們二房開出了一個月五十兩的工錢,都沒能把人挖過來。

後頭望月樓出事,白二老爺和白子熙恰好都不在本地,回來的時候案情都塵埃落定了。

也是這時候他們聽人說了才知道周掌櫃來過含香樓應征,但被大房的人借故給打發走了。

這給他們父子氣壞了,到老爺子面前告狀,今天白二老爺沒跟他一起過來,就是還在掰扯這件事。

如今聽說周掌櫃去了那名不見經傳的食為天,白子熙立刻和人打聽了位置,趕了回去。

他到的時候食為天裏已經坐滿了客人,只剩角落裏的一張桌子還剩位置。

他跟著王氏的指點自己取了幾個餐盤,把櫃台上所有的吃食都買了一遍,攏共花了不到三十文。

三十文,還不夠在他家點一道特點的,這店實在太寒酸了!

周掌櫃那樣的人物怎麽就讓這種小店撿漏了?

白子熙越想越氣,端著餐盤在角落裏坐下,拿起個花卷塞進嘴裏——

花卷松軟得像雲朵一樣,幾乎不用咀嚼便在嘴裏化開,滿口細糧的回甘。而且花卷上的蔥香更是難以忽略,微鹹的蔥味,配著松軟的面皮,和諧得像他們天生就該如此搭配。

越是簡單的東西越看功夫,一般人可能吃著只覺得好吃,對白子熙這樣的人來說卻能吃出旁的意味來。

這……這只賣一文錢一個!!!

白子熙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又去吃別的,芝麻餅又香又脆,吃得人唇齒留香。魚肉餛飩又香又滑,那魚一點腥都沒有,反而鮮美無比。那豆沙包更別說了,裏面的豆沙甜而不膩,香味撲鼻,細膩的豆沙在舌尖轉過,滑過喉嚨的時候讓人幸福得想閉眼。而那久負盛名的“文老太爺粥”,黑黢黢的皮蛋賣相並不很好,但味道醇香濃厚,是連他都從未吃過的味道……

結果就是不論哪樣都好吃得不像話!

天理不公啊!這食為天的東家簡直不是人,撿漏了一個周掌櫃不算,哪裏找的這麽厲害的白案大師傅,大師傅你這手藝只做幾文錢的吃食,心不會痛嗎?

文老太爺就坐在白子熙對面,這位置是顧茵特地留給他的貴賓位,所以他這桌一直沒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