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故宮老墻和煤山鬼怪(第2/6頁)

這是二舅聽工作組裏的老同志講的。那幾年在工作組裏,也真跟著學了不少東西,又請教人家這故宮為什麽又叫紫禁城,這裏面有講兒沒有?老同志說怎麽沒有呢,凡是地名都有講兒。紫禁城是人王住的地方,人王就是世間的帝王,號稱真龍天子,是天帝的兒子,皇宮要仿著玉帝的天宮建造,天宮也稱紫宮,因為紫微星居於天地中央,皇宮屬於戒備森嚴的禁地,所以就叫紫禁城了。只是人王的宮殿規模不敢超過天宮,傳說天宮裏不多不少是整整一萬個房間,故宮裏就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這是為了比天上少半間。實際上宮裏究竟有多少房間,這麽多年從來沒有人數得清楚,只知道大致是八九千這個數目,就像沒人知道紫禁城總共有多少條龍。故宮裏這種解不開的謎團實在太多了,沒法一一細說。

二舅所在的工作組,初期勘察的區域在前廷西側,進了午門往左走,隔著一道宮墻便是武英殿。那一帶建築比較少,深邃而又空曠。如今故宮對外開放可以參觀的,僅是一小部分,很大部分仍常年閉鎖,這座武英殿就屬於其中之一。

工作組剛進去的時候,這片宮殿裏野草齊腰長,宮殿裏有大群大群的烏鴉棲息。每天黃昏日落,成群結隊的烏鴉就往武英殿飛,群鴉鋪天蓋地,看起來猶如烏雲壓頂,數目多得嚇人,此起彼伏的叫聲雜亂淒涼。這些烏鴉很多年沒人敢打,因為老百姓都說這是玉皇大帝的黑鴉兵。

群鴉白天飛往南城覓食,傍晚飛回故宮武英殿附近,墻頭房檐都是烏鴉落腳的地方,由於這片宮苑很多年沒人進來過了,所以烏鴉都不怕人。相傳故宮裏的烏鴉群幾百年前已有,只不過數量很少,並沒有眼下這麽多。乾隆時的名臣劉羅鍋,曾就這些烏鴉做過一首打油詩:“一只兩只三四只,五六七八九十只;食盡君王千盅粟,鳳凰何少爾何多。”借此抨擊朝廷上那些碌碌無為的庸臣。當然也有說詩裏寫的是麻雀,但實際上是指烏鴉。前清的皇帝常下旨給群鴉投米,因為古書上有“烏鴉反哺”的典故,皇上認為烏鴉孝順,百善孝當先,理應賞賜,主要是為了給臣工百姓們做個樣子,顯示皇上尊崇孝道。

工作組的幾個人忙到中午,坐在武英殿前的石階上啃饅頭喝水,就看見墻根背陰處落著一只老烏鴉,滿身羽毛鋥亮,個頭大得出奇。這個時間武英殿附近的烏鴉不多,大部分都出去覓食了,工作組一開始沒拿這只巨鴉當回事,想不到故宮裏的大烏鴉真有靈性。

工作組裏有個女的叫小陳,她把剩下的一小塊饅頭扔給老烏鴉,巨鴉銜起來就吞了。午飯後工作組到武英殿前察看,武英殿前面是武英門,整座大殿朱紅色的高墻,琉璃瓦鋪頂,地面上滿是蓬蒿野草。明末清初闖王李自成進北京,在這武英殿裏登基稱帝,但很快就被滿清八旗鐵甲逼得逃出京城,李自成兵敗身亡,有這段歷史存在,給本就荒廢的宮殿蒙上了一層更悲涼的色彩。工作組撥開野草正要往前走,忽聽剛才那只老鴉高聲鳴叫,振翅在眾人頭頂盤旋,有人就說:“這烏鴉真討厭,給了它一口吃的便糾纏不休。”一邊罵一邊往前走,那只大烏鴉竟飛下來啄人,怎麽驅趕也不肯離開。

組裏那位老同志覺得烏鴉這舉動有些反常,好像是再告訴這幾個人別往野草深處走,難道前面有什麽危險?

大夥心裏畫了個問號,擡眼往前看,荒草深處有幾口帶著獸頭的大銅缸,那都是宮裏積水防火用的器物,幾乎每座大殿前都有,這時就聽草叢裏悉悉索索一陣響動,有東西在亂草深處快速移動,“嗖”地一下躥出一個誰都不認識的怪物。

【中】

從草窩子裏躥出來的這個活物兒,足有一尺多長,身上疙裏疙瘩,糙皮那顏色和枯樹葉一樣,長著四肢和尾巴,腦袋又扁又圓,眼珠子跟舌頭都是血紅的,樣子很兇惡,在眾人眼皮子底下躥過去,落到武英殿石階前的野草叢中,再想找可就找不著了。要不是那只老烏鴉在頭頂幹擾,二舅這幾個人往前多走兩步,非讓這東西給咬著不可。

以前有種傳聞,說故宮裏有種怪物,好多人見過,但始終沒能逮到,關於這怪物的樣子,眾說紛紜,沒有個準譜。相傳是宮殿檐脊上鎮邪的神獸,年頭多了有了靈性,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就四處活動,當然這屬於是迷信傳說了,不過故宮裏確實有怪物。二舅當年在保衛處做夜巡隊,不止一次親眼見過,那天在野草叢生荒廢破敗的武英殿前,是頭一次看見。

工作組裏的老同志姓賈,二舅稱呼他為“賈不懂”。賈不懂就是真懂,故宮裏的事很少有他不知道的,對這地方一磚一瓦的歷史掌故無不通曉,比如宮殿屋脊滴水檐上雕著的神獸,各有各的名,各有各的講兒,每一樣賈不懂同志都能給你說出來。但在草叢裏躥出來的這個東西,連老賈同志都不認識,也許是他走在後面根本沒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