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故宮老墻和煤山鬼怪

【上】

位於故宮北面的煤山,元代之前是荒郊野地,明末崇禎皇帝吊死於此。據傳夜裏如果有人看到一個身穿紅袍的老者在煤山附近痛哭,轉天宮裏一定會有帝後駕崩,也曾有侍衛用火槍去打那老者,但是一瞬間就不見了,這即是煤山鬼怪的傳聞。

北京故宮建成至今六百年了,在午夜時分,常有巡夜隊聽到或見到一些根本不該存在的東西,令人毛發乍起,比如在一處老墻下,看到一個宮女的幽靈,1992年的時候還有人拍到過模糊不清的照片。因為深宮大院,從風水上講是聚氣之所,是磁場很強的地方,在陰雨雷電或滿月時,有可能記錄下人的影像,這段信號在很多年以後,就變成了反復出現的幽靈。

這次雖然名為“故宮老墻和煤山鬼怪”,但我想說的故事,卻不是這些荒誕無稽的傳聞。我有位親戚,論輩分我要稱呼他一聲二舅,其實是輩分低歲數大,年輕時有點文化,解放就前參加革命,當過四野某首長的警衛員,戰爭年代因敵機轟炸負過重傷,現在七十多歲了,身子骨仍然很結實,只是肺部至今還有彈片沒取出來,陰天下雨便會感到喘不上氣,他給我講過很多在故宮中親歷的奇聞異事。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首長照顧我二舅身上有傷,給他安排了一份比較清閑的工作,轉業到故宮保衛處。當時的故宮荒廢了好幾十年沒人居住,也不對外開放,工作相對輕松。沒過幾年,到了50年代初,國家決定對故宮進行整理,經周總理親自批示,由保衛處和管理處抽調人員,分成若幹個工作組,到故宮各處勘察,每一個角落都不能遺漏,並將情況記錄上報。比如某處大殿是損毀了是坍塌了、雜草多高、從裏到外有什麽物品、分別是哪樣哪樣,事無巨細,全部要詳細記錄備案,然後由上級調派人手進行翻修整理。這個工作斷斷續續,一連進行了兩年多,光是從故宮裏清除出來堆積了上百年的垃圾,就有好幾十萬立方米,二舅所說的那些事,主要發生在此期間。

50年代初期,抗美援朝戰爭的硝煙尚未散盡,國內還有很多特務活動,按照規定,故宮保衛處和夜巡隊也要配槍。二舅所在的工作組只有幾個人,只有他一個人挎著把手槍,每天帶上“幹糧、水壺、筆記本、照相機、圖紙”等等應用物品。帶上幹糧是因為故宮實在太大了,吃飯往返耽誤時間,所以在挎包裏塞上倆饅頭,累了餓了坐下來就著涼水啃幾口充饑。他們早出晚歸,在寂靜空曠的深宮大殿中一走就是一天。

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占地72萬平方米,四周的宮墻約有3.5公裏長,墻外環繞著寬52米的筒子河,相傳故宮裏總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的房屋,差半間是一萬。那時候也沒遊客,只有工作組這幾個人,站在宏偉無比的太和殿前,擡頭仰望蒼天,會有種與世隔絕的恍惚之感。

這麽大的故宮,要把每一處角落都走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那時候的人們特別吃苦耐勞,既然組織上這麽安排,埋頭幹也就是了。最先進行勘察的是“午門”,您穿過天安門和端門,一直往裏走,就是故宮的正門“午門”,以往說書的經常說“推出午門斬首”,那就是指這座門了。高大的紅色宮墻,城墩當中辟有三個門洞,左右各有一處掖門,俗稱“三明五暗”,由於年久失修,墻皮脫落的情況很嚴重,墻頭和城門樓子上都長出野草了。

午門這樣頹敗蕭條的情形,在整個故宮裏還算比較好,畢竟一般有人來都從這進,那些常年閉鎖的偏僻區域,情況還要更差,野草長得比人都高,走進去連下腳的地方都找不著。二舅剛到故宮時,還以為午門前這片空地,真是古代處決犯人的法場,還特意多看了看,後來聽工作組裏的專家說,戲文評書裏“推出午門斬首”這種情節,完全是胡編的,推出午門也許沒問題,但是砍頭不可能在午門跟前。明朝處決死囚在西四牌樓,清朝的法場設在菜市口。那時每到秋後開刀問斬,差役們把犯人押出宣武門,經過斷魂橋和迷市這兩個地方,送到菜市口行刑。當地菜攤集中,所以叫菜市街,街前的路口叫菜市口,那地方鬧鬼的傳說最多,留著以後單獨說。

還是說這座午門,為什麽叫午門?凡是地名沒有不帶講兒的,午門也有講兒。整個紫禁城的布局東南西北非常工整,坐北朝南處在子午軸上,如果用子醜寅卯十二時辰象征方位,子在正北午在正南,午門就是故宮的南門。南字音同難,不吉利,舊時避諱。您看南北兩方打仗,不單是中國,越南朝鮮包括美國,凡是南北相爭,北在上南在下,論形勢是以上制下以北壓南,南邊從來就沒贏過,以前的朝廷最忌諱這個,故此稱南門為“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