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南太行血池村(第4/7頁)

那參謀熟悉日軍裝備,一件件給村民們說明,鋼盔、三八式步槍、子彈匣、工兵鏟、水壺、飯盒,剛才炸死村民的手雷,俗稱田瓜手榴彈。每個日軍都有一個身份鐵盤和一本小冊子,那小冊子叫軍士手牒,記載著該士兵的個人履歷,從肩章的顏色可以區分日軍兵種。村民們哪懂這些名堂,直聽得目瞪口呆,不知所雲。

這名八路參謀告訴村民們,如果日本鬼子有軍士失蹤,一定會派人在山區搜索,找到這個村子免不了進行血洗報復,鄉親們還是趕緊撤離此地為好,這山勢雖然險要,但是過了“飛狐嶺”就無險可守,裏面又是斷頭路,萬一讓日軍打進來,後果不堪設想。村民們卻不為所動,這個村子的祖先是守陵人,雖然皇陵到最後沒有完工,但是還守著一個很大的秘密,這是祖宗留下的遺訓,豈可不遵?再說日本鬼子雖然厲害,無非是仗著武器之利,村民則憑借地勢天險,只要小鬼子敢來,就能讓他有來無回,何況日本鬼子身上還帶著這麽多好東西。其實主要是村民們認準了日軍不會派太多部隊,民兵扼守各處險要路段,按照以往的戰術借助地形忽打忽散,敵軍走不到一半就全被收拾了。

八路參謀苦勸村民,見這些人不為所動,也無可奈何,只得歸隊去了。過了兩天王莽嶺果然不斷有日偽軍出沒,最多一次有十幾個日本鬼子。村民們在沿途挖掘陷坑布置滾木落石,使用弓箭和刀矛伏擊,接連挫敗了不熟悉地形的日軍,後來有些抗日武裝被敵軍打得走投無路,也到青峰圍避難,但村長為了避免村子裏的巨大秘密泄露出去,只讓外來者在“飛狐嶺”裏躲避日軍,再往深處走就不允許了。

日軍對這個地方恨得牙根兒發癢,可也和以前歷朝歷代的官軍一樣,為了這麽個小村子,犯不上使用大部隊,那山勢太過艱險,天然的屏障,使陸航的飛機無法準確轟炸那個村子,步兵的重武器也運不上去,那真是有勁兒使不上,因此青峰圍村子裏的秘密,才得以繼續保留。

直到1941年12月7號,日本聯合艦隊空襲珍珠港,正式對美國開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的主戰場轉移到了太平洋,轉年春天侵華日軍的精銳也將被調去參戰,在此之前為了免除後顧之憂,日寇對整個晉察冀敵後根據地,進行了規模空前的瘋狂大掃蕩,不知是什麽原因,“青峰圍”也成了掃蕩的重要目標。

【三】

1942年的春天,春寒料峭,山上的積雪還沒有完全融化,日軍對太行山區展開了前所未有的瘋狂掃蕩。河南省河北省的河是指黃河,山西省山東省的山是指太行,太行為華中屋脊,壓制太行山無異於打斷了中國的脊梁。

偷襲珍珠港取得巨大戰果,證明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在大日本皇軍面前不堪一擊,這使日軍的氣焰也囂張到了頂點,認為美國的工業雖然強大無比,日本造一輛坦克的時間,美國能造一百輛坦克,但只要在戰爭初期予以重創,令美國國民陷入恐慌,那麽美國人也不得不向大日本帝國低頭。此時日軍戰略重心移向太平洋戰場,戰線拉得太長兵力不夠分配,因此要對華北實施大掃蕩鞏固戰果,但是誰也沒想到青峰圍也是掃蕩目標。

原來日軍指揮官早把青峰圍當成了眼中釘肉中刺,這一帶山區常有抗日武裝活動,遇到皇軍就躲進峽谷,等皇軍一撤又出來活動,漸漸成了心腹之患,因此下定決心要血洗青峰圍,特別抽調精銳兵力組成一支討伐隊,一百多鬼子再加一百多偽軍,配備有迫擊炮擲彈筒及九二式重機槍,由反遊擊戰經驗豐富的老鬼子山崎率領,一路潛行,悄無聲息地逼近了青峰圍。

青峰圍裏是條絕路,並非戰略要地,但日軍的頻繁活動,加上經過這麽多次的較量,日軍的兇殘狡詐和戰鬥力之頑強,也讓村民們感到了很大的威脅。這夥東洋鬼子跟以前的官兵土匪完全不一樣,別看這日軍大多體格短粗,但是太兇悍了,落單被人圍住之後仍不投降,受了傷滿身是血也照樣跟你玩命,端著刺刀咬牙切齒地怪叫,林子裏的大獸都沒這麽野;不僅如此,日本鬼子槍打得準,離近了拼刺刀也厲害,村裏民兵沒少在這方面吃虧。但村民心裏也對日軍的斤兩有了底,知道要避免近戰廝殺,更不能直接暴露在日軍火力射擊的範圍之內,只能利用險惡地形與外敵展開周旋。

村民們的觀念仍停留在冷兵器時代,至多見過打鳥的土銃,頭一次領教世上還有這麽厲害的家夥,也不敢小覷對方了,不過又認為飛狐嶺山遠路險,敵人來少了對村子沒威脅,來多了不值得,之前多少朝代都是這麽過來的,這次也不會例外。可在1942年大掃蕩前夕日軍竟出動陸航轟炸機,朝這個小村子投放重型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