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南太行血池村(第2/7頁)

幾百年以前還有險路可以出山,但是到後來受地質變動影響,王莽嶺錫崖溝裏的村子四周險峰疊嶂,村裏人如同坐井觀天,再想出去也出不去了。相傳此地風水極好,村民人沾親帶故一代代繁衍生息,也沒出過幾個呆傻,現在科學還解釋不了這個原因。

解放後有兩個村民,探得一條險徑,得以來到外界。這兩人參了軍,開闊了眼界,知道了毛主席提出愚公移山人定勝天的道理,回去之後帶著一眾村民,硬是在高不可攀飛鳥也難逾越的懸崖上,鑿出一條掛壁公路,他們兩人不幸在工程中犧牲,村民為了紀念這兩個領路人,把他們的墳埋在村口,進村的人都能看到這兩座墳。我覺得這個村子的傳說已經很神奇了,但當地朋友說還有更加不得了的東西,但是並不在這裏,他讓我們先在村裏住一晚,明天再去看。

我這人是急性子,要不你別告訴,告訴了就別說一半,這一晚上腦子裏沒別的事,一直在想轉天會有什麽意外的發現。第二天朋友和當地一位老鄉,開上車帶我們離開了錫崖溝,路線是往南走青峰圍,穿過雲封霧鎖的王莽嶺大峽谷前半段,再往前車就進不去了,我們下車徒步而行。沿途就看這條大峽谷垂直分開,內部深邃悠長,兩側峭壁如屏、頭頂雲霧飄渺,這條路走到盡頭,地勢豁然開闊,層層疊疊的險峰峭壁,包裹一個青山綠水的小盆地。盆地邊緣林海蔥郁,成群的野鳥在上空徘徊,當中是個廢村,斷壁殘垣,粗略一看少說也有幾百處村屋,多半已被野草和樹木覆蓋,走到死寂的廢村中,偶爾驚跑一兩只野鼠,會讓沒有準備的人嚇出一身冷汗。

這還是在白天,我想如果夜裏置身在這廢村裏,那樣的經歷可比看任何鬼片都來得恐怖。不過我去過很多地方,這樣被遺棄的村子也見過不少,解放後建設大三線,出於戰略需要,有不少大工廠,被全部轉移到貴州四川的腹地,後來形勢改變,那些深山裏的廠房大樓都荒廢了,如今成了地方宿營探險的好去處,所以我並不覺得大山中的廢村有什麽稀奇,除非它有撲朔迷離的古怪傳說。

包括當地接待的朋友和熟悉道路的老鄉,我們一行五個人,自己帶著睡袋和炊具,這條路很遠,當天回不去了,就在山裏過夜。晚上我用氣罐和爐頭煮了熱巧克力,聽我這位朋友說起了關於這個村子的秘密。夜晚山風呼嘯,低垂的暮色襯托得太行山悲壯蒼涼,朋友所講之事,也是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想,想不到崇山峻嶺中這個不起眼的無人廢村,竟有這麽一段驚心動魄,令人難以置信的過去。

由於這段往事,是由我這位朋友,以及當地老鄉口述,鄉音較濃,按原話沒法講,否則很多人看不懂,我當時聽也只是聽個一知半解,很多謎團無法解釋,事後我查閱了一些相關的档案資料,進一步了解到關於這個村子的傳說。所以咱們還是按照以往講段子的習慣,從第三人稱角度當做故事來講,具體地點位於南太行王莽嶺青峰圍,太行山是長達幾千公裏的山脈,王莽嶺是方圓上百裏的一片大山,青峰圍則是王莽嶺峽谷盡頭的一塊盆地,這個廢棄無人的村子名叫“血池”,故事發生在硝煙彌漫的抗日戰爭時期。

【二】

據說血池村裏的村民,祖先是給王莽修皇陵的守陵人,村裏有個叫血池的大坑,是給皇陵殺生活殉的地方,村民常年避世居住,兩千年來依靠耕田采藥狩獵為生,全村有八十余戶三百來人,很少與外界往來。其實村子有王莽嶺大峽谷這條路,雖然山陡路險,但還是能夠進出,只不過村民們謹守祖訓,世代保守著血池的秘密,不敢讓外人知道。

至於這村子裏到底有什麽秘密,絕大多數村民都不知情,只有村長臨死的時候才告訴下一任村長,千百年來,村裏人也偶爾和外面的人接觸,用藥草獸皮換些生活必需品。曾有幾撥土匪聽到了這個村子的事,想從峽谷進村洗劫,但是村民多為獵戶,結成民團自保,占據地勢,憑借刀矛土銃將土匪擊退或殲滅。

清朝嘉慶年間白蓮教起義,戰爭波及數省,有一些官軍的殘兵敗將逃到青峰圍,讓村民全給殺了,官府震怒,青峰圍裏的山民,歷來不服王法不繳田賦,當時曾調兵前去清剿,但山高路險,為了一個小小的村子,也不值得派遣大隊兵馬,人去少了又打不下來,所以官家拿青峰圍很頭疼,只好置之不理。

太行山自古以來便是用兵之地,歷朝歷代打仗都屬這裏打得最激烈。“盧溝橋事變”之後,日軍侵華戰爭全面爆發。侵華日軍占領太原,先後對太行山的抗日武裝進行過多次掃蕩,青峰圍裏的村民們,也得到了消息,知道外面正在打仗。日本鬼子的事大夥都聽過,據聞日軍很兇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但是就連村裏最有見識的村長,也不知道日軍是從哪來的,更不知道這日本國是在東還是在西,反正這些村民就認準一個道理,不能讓日本鬼子進村,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殺得日本鬼子不敢來了,青峰圍也就平安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