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兜離之浦民俗史

在奔赴鳥坯島前日的那個下午,由於要去潮鳥鎮,刀城言耶不得不從地處內陸的中鳥鎮出發,坐著機動小三輪一路顛簸,向兜離之浦的“十見所”進發。

經受了通宵乘車的辛勞之後,大清早言耶在赤夜馬站順利地下車,轉乘公共汽車到了中鳥鎮。隨即被告知,再往前已無交通工具,諷剌的是,還有人指點他說,最便捷的方案就是去那星星點點坐落在沿海地帶的漁村,請漁夫駕船送他去潮鳥鎮,然而去漁村必須先回赤夜馬。這樣一來,他今天就不可能拜訪潮鳥鎮的下宮德朗家了。

(真傷腦筋……明天抵達潮鳥鎮也能趕上鳥坯島的儀式,但總想事先盡量多了解一點相關知識。)

也許是他那窮途末路的慘狀讓人實在是看不過眼吧,就在中鳥鎮的公共汽車站不遠處,有個男人親切地表示可以捎他一程。原來在名為“十見所”的兜離之浦大高台附近會定期開辦市集。男人自稱是生意人,正要送貨趕集,只要言耶不嫌狹小的副駕駛席太憋屈,大可上車同行。喜出望外的言耶當然二話沒說就接受了這一建議。

途中言耶詢問種種趣事,對方答說市集基本上進行的是物物交換,簡而言之,就是海產品和內陸產品交換的場所。前者自然以魚蝦類為主,後者則以肉類為中心。還有,在這窮鄉僻壤,日用品似乎也頗有市場。從中鳥鎮出貨需要開車,所以大多是男性。相映成趣的是,從潮鳥鎮來的卻都是女性,男人都得出海打魚,因此也算理所當然吧。不過,連公共汽車都不通的地方,女人究竟怎樣把貨物運過來呢?言耶覺得這真是不可思議至極。直言請教鄰座的男人,對方卻笑而不答,只說到了目的地,他自會恍然大悟。

不久到了山麓。山麓上開墾了蔚為壯觀的梯田。仰望著象征“十見所”的大松樹,機動小三輪在曲折的山路上穿梭於梯田之間,艱難爬坡。由於坡度太陡,不能直線前迸,而蛇行會糟蹋梯田中的莊稼,所以只能這樣繞圈子。因而眼睜睜看著目的地的標志卻老也近前不得,感覺十分奇妙。

一路上,言耶真的很擔心,自己會不會被要求下車推行。機動小三輪的爬坡狀態就是這樣艱難,這樣不可靠。也正是因此,明明車窗開著卻沒有一絲風,熱得叫人苦不堪言。好笑的是,就像徒步攀登一樣,不一會兒他就汗流浹背了。即便如此,坡道也好歹算是到了盡頭,越過大松樹的一刹那,前方豁然開朗,瀨戶內海盡收眼底。

“哇……”

言耶情不自禁發出了感嘆聲。但這並非因為眼前那波瀾壯闊的海平面,而是因為那海水在無數島嶼間蕩漾,構成了一幅堪比袖珍山水的美景;是因為他即刻產生了自相矛盾的感慨——置身大自然卻感到了一種人工之美。

車在開辦市集的狹窄平地上停了下來,言耶再三表示謝意後,邁步走向自然造就的“盆景”。

這一回映入眼簾的是密密麻麻的潮鳥鎮民居。在“十見所”延向海岸線的陡峭斜面上,鱗次櫛比的街道連綿不絕,漁村特有的石置屋頂一覽無余。當然,言耶迄今為止拜訪過的農村中,用石塊壓住杉樹皮和木板屋頂的民家很常見,不過,這裏的石塊數量可不一般。為了抵禦強勁的海風,漁村的家家戶戶都把大量石塊擱置在屋頂上,密集度和數量都異乎尋常。

(了不起的景觀……)

為眼前的景觀神魂顛倒的言耶,突然意識到了人類的存在。視線移向下鎮而去的小路,一瞬間,他先前還在車上納悶的女人們的運貨方式,就映入了眼簾。

(是這樣啊,頂在頭上啊。)

由下方向上款款而來的所有女性,都頭頂籮筐,步態自如。

把麥杆編制的輪狀或圓形的大笸頂在頭上,裏面擱著裝有貨物的筐或桶,靠這種步行運貨方式,不僅在狹窄的小路上能輕松走動,還有可以自由使用雙手的優點。此情此景,言耶在日本各地都見過。其中有一種形式只見於伊豆七島,他們使用名為“翹天平”【原詞“SORI天秤”,形似一根兩頭向上方彎翹的扁擔,是頭上的搬運工具之一。搬運時,以前後方向將天平置於頭頂,兩端各懸一個裝載貨物的籮筐等。向上彎翹的角度不同,所能承受的重量也不同。】的天平,在彎棒的兩端吊著筐。又有“前頭部搬運法”,把系著竹管的帶狀繩索掛在前頭部,這是北海道的阿伊努人、伊豆諸島、奄美諸島和沖繩本島的部分地區特有的形式。特別在阿伊努,還有遇到熊時能迅速扔掉貨物逃跑的意外用途呢。勞動中真是蘊涵著豐富的生活智慧。

言耶想等一列人走過再起步,但她們的隊伍連綿不絕,而且每個人都用好奇的眼光盯著他看,隊伍的行進越來越僵滯,迫不得已,他只能從她們中間穿行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