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十三夜參禮(第5/6頁)

斧高不由松了一口氣,暗道“好險”,這時他才意識到四周已急速地昏暗下來。片刻工夫,微弱的余暉也消逝在厚雲密布的天空中,射幹花種一般的漆黑夜幕籠罩了整座村莊。

(長壽郎少爺也太慢了吧……)

臨出祭祀堂時,甲子婆一定會對長壽郎再三念咒。總之每逢長壽郎人生中的大坎,甲子婆都會審時度勢地念一些特別的咒語,企圖進一步加固守護的力量,不然她就無法安心。

(今晚是十三夜參禮,所以時間會特別長吧……)

就在斧高微微松懈之際——

祭祀堂的玄關處現出了一個人影。身穿白色衣服和茶色裙褲,手上提著一盞點著的燈籠。

(是長壽郎少爺。)

男女一起執行十三夜參禮時,以男子優先。即使一守家參加儀式的是女孩、二守家是男孩,也必須遵守。也就是說,在三三夜參禮時以性別為大,一守家、二守家、三守家的等級差別則不予考慮。因此,儀式參加者中最受矚目的自然是一守家的嫡子。因為他是未來的秘守一族之長。而這一回,擔當此任的是長壽郎。

長壽郎在北鳥居前行了一禮後,登上了石階,斧高的視線追隨著燈籠的亮光,同時在心中盤算。

(馬上跟過去好呢?還是再等一會兒呢……)

問題在於斧高不清楚,向供奉在媛首山中心的媛神堂走去的長壽郎,會和身後的妃女子拉開多少距離。

斧高當然想立刻跟在長壽郎身後。他想一路守護長壽郎完成十三夜參禮,目送他登上石階走過參道,到附近的井邊洗完身,赴媛神堂執行儀式,最後經由榮螺塔進入婚舍。

斧高幫忙準備十三夜參禮時,曾伺機向甲子婆詢問過儀式的相關事宜。

“你沒必要知道得那麽詳細!”

他的提問太細致了,以至於甲子婆大為惱火,當時的氣氛也使得斧高無法再追問下去。

(怎麽辦啊……)

斧高望著沿石階漸行漸遠的燈火,心中猶豫不決。就這麽跟上去呢,還是等妃女子出來後跟著她呢?

(只是,這樣就不能守護長壽郎少爺了……)

想到這裏,斧高終於惴惴不安地邁步向石階登去。途中他頻頻回頭,邊走邊留意妃女子是否已從祭祀堂中現身。

走到石階的盡頭時,他看見前方有一盞燈籠正搖曳著徐徐遠去,在黑暗中只留下了一簇閃爍不定的朦朧亮光,仿佛暗夜起舞的鬼火。鋪設石板的參道在林間蜿蜒穿梭,由於兩側樹木的遮擋,燈火時而會突然消失。

除了模糊的燈光,四周已被徹底的黑暗所充盈。登上石階之前,尚能依靠鳥居兩側的石燈籠放出的微弱光芒、和祭祀堂中漏出的溫暖燈火,勉強辨識周圍的情況。

但是一踏進媛首山,呈現在面前的卻是一個完全隔絕塵世燈光、猶如漆墨一般的暗黑世界,而且到處充滿著不詳的氣息。

(這……這麽黑啊……)

眼看前方墨汁般的濃厚黑暗沉沉壓來,斧高也不得不止住了腳步。但他停下的時候,燈籠仍在不斷遠去。他和長壽郎之間的距離越拉越大了。

只依靠前方的些許亮光,投身於這暗夜中的媛首山嗎——

若在平時,僅是這麽一想,斧高一定會掉頭就走。但此時他正盼著能為長壽郎做點什麽。正是這份心願讓他決心去挑戰可怕而又陰暗的漫漫前路。

不詳的媛首山,祭祀著兩個橫死的女性,直到如今,由於她們的作祟,人們還持有畏懼之心。斧高懷著悲壯的決心,踏進了媛首山的深處……

注釋:

(1)學徒出陣:一九四三年,日本政府為彌補兵力不足,征召二十歲以上、高等教育機關在籍的文科系學生(包括農業經濟學科等一部分理科系學生)入伍,派往戰場。

(2)國家神道:明治維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日本政府“神道國教化政策”的推行下建立起來的國家宗教。國家神道將天皇奉為現人神,並與軍國主義、國家主義結合,成為天皇統治制的思想支柱。一九四五年十月,聯合國最高司令部向日本政府發布了確立宗教自由、廢止國家神道的“神道指令”,國家神道終告解體。

(3)非國民:原意指不守國民義務、不服從國家政策和體制的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該詞則被用來稱呼不服從戰時體制、不協助戰爭、反對戰爭的人。

(4)木炭巴士:以木炭氣發生裝置產生的一氧化碳和微量氫氣為燃料的公共汽車。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日本國內因原油缺乏而使用了這種汽車。

(5)少年偵探團:江戶川亂步“少年偵探團系列作品”中的人物。在《怪人二十面相》一書中首次登場亮相,結團時為十人,後增至二十三人,團長即亂步筆下名偵探明智小五郎的弟子小林芳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