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第3/4頁)

“不是很久。”

“你是怎麽認識他的?”

“通過一個共同的朋友。”

“那是誰呀?”

“弗萊迪·蘭卡斯特。”

“弗萊迪呀,知道。他妻子好嗎?”

蜜雪兒笑了。“這事說來有點沉重,哈特。她兩年前就死了。”

哈特也笑了。“哦,對呀。記性真差。弗萊迪喜歡聖保羅嗎?”

“聖保羅?他住在密爾沃基呀。”

“瞧我這記性。”

這叫跳舞……

第一次見布蘭達-蜜雪兒之後,哈特給戈登·波茨和弗萊迪·蘭卡斯特分別打了電話,驗證了一下時間、日期和地點,精確到了十分位。之後又打了十幾次電話。布蘭達·詹寧斯是一個小偷,沒有告發同夥的歷史,哈特現在知道了,那只是蜜雪兒偷來的一個身份。

於是,他又和她見了一次面,談了談那個活。

蜜雪兒說她聽說斯蒂文·菲爾德曼正在查詢用舊紙幣、白銀券【注】來兌換新的聯邦儲備券的事。她調查了這件事,得知在20世紀50年代有個肉品包裝公司的老板在他的消夏度假屋裏藏了錢。有一百萬之多。她把細節告訴了哈特。

【注】:白銀在美國成為合法貨幣始於1792年的《1792年鑄幣法案》。美元最早作為美國貨幣最基準的度量衡基於白銀之上。此後美國長期保持金銀貨幣雙軌制。一美元的“白銀券”曾經可直接兌換一美元的等價銀幣。

“錢很多嘛。”

“對,是這樣,哈特。你有興趣了?”

“接著說。”

“這是那個地方的地圖。這是一條私家道路,叫湖景路。那兒呢?那是一個州立公園,全都是。很少有人在那一帶。這是那個屋子的結構圖。”

“好的……這是條土路,還是鋪過的路?”

“土路……哈特,他們對我說,你很棒。你是很棒嗎?我聽說你是一個工匠。他們都這麽說。”

他一邊看著那張圖,一邊心不在焉地問,“他們是誰呀?”

“大家。”

“這個,是啊,我是個工匠。”

哈特知道她正在盯著他。他回頭看了一眼她的眼睛。她說,“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一道眉毛揚了揚。“問吧。”

“我只是好奇。你為什麽會做這一行?”

“這很適合我。”

哈特是一個不相信心理分析的人,或者說是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去琢磨別人的心理。哈特相信的是感覺的順與不順,如果感覺不順,那你就會犯大錯。

“上帝啊,煩是煩不死人的嗎?要我,早煩死了。我要得到的更多,布琳【校注:應當是布蘭達】。難道你不是嗎?”

蜜雪兒點點頭,她似乎完全明白他的意思,而且那也是她一直希望獲得的答案。她說,“看來是這樣。”

他不想老是在說他自己。“那就好。威脅面的情況如何?”

“威什麽?”

“這活會有什麽風險?那兒有多少人、武器、附近有沒有警察?這是一個湖濱度假屋——湖景路上的其他房子裏有沒有住人?”

“這活對你只是小蛋糕一塊,哈特。基本上沒有什麽風險。其他幾處房子都是空的。只有兩個人在那兒,就是菲爾德曼夫婦。公園裏沒有護林員,幾英裏之內沒有警察。”

“他們有武器嗎?”

“你開玩笑吧?他們都是城裏人。女的是律師;男的是社工。”

“就菲爾德曼兩口子,沒別人了?這可是很大的不同。”

“我得到的信息就是這樣。信息是可靠的。就他們兩口子。”

“不會有人受到傷害吧?”

“絕對不會,”她說。“要是有人會受到傷害,我就不會做這件事了。”布蘭達-蜜雪兒的微笑讓人覺得很寬心。

許多錢,又不會傷人。聽起來不錯,但他還是說,“我再聯系你吧。”

哈特開車回家,對她所說的事又做了一番研究。他坐在電腦前大笑起來。果不其然,都是真的。他自信這世界上沒有哪個警察會注意到這件事。他們販毒、販違禁商品、販偽鈔,但從不會像尼古拉斯·凱奇【注】演的那些電影那樣搞怪。

【注】:美國著名男影星。

不久就迎來了那個大日子。他們開著輛偷來的福特車前往蒙戴克湖。他、坎普頓·劉易斯和蜜雪兒。兩個男人闖進屋內,用槍指著菲爾德曼兩口子,蜜雪兒理應進到廚房裏,用膠帶捆住他們的手,然後盤問他們錢的事。

但她卻並沒有拿來膠帶,而是提著一把9毫米的超短式微型格洛克手槍。她從哈特身邊走過,在很近的距離舉槍就殺了那對夫婦。

槍聲的轟鳴下一片寂靜,她若無其事地轉身走進了客廳。

哈特瞪著她,想弄明白是怎麽回事。

“你這是幹什麽呀,操?”劉易斯大吃一驚,當時他正在冰箱裏找吃的,而沒在他應該待的位置上——監視屋子的正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