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2/3頁)

在她前面,兩三百碼的地方,她看見了湖景路2號的輪廓。還是像她早先見到的那樣,一片漆黑。那兒電話是通的嗎?他們會不會連電話都沒有?

布琳簡短地做了個祈禱,但願那兒有電話。接著,她四下裏看了看。沒有兇徒的蹤跡。她又晃了晃腦袋,兩邊交替地擺了擺,甩出了另一只耳朵裏的水滴。

突然之間就聽到了有聲音——有腳步聲穿過草地直接就沖著她過來了——她聽得清清楚楚。

布琳大吃一驚,轉身便跑,不知是哈特追來了,還是他的同夥,也許兩人一起來了。她一路飛奔,突然腳下被一棵連翹枝一絆,重重地摔了一跤,上氣不接下氣地摔倒在一片縱橫交錯的樹枝之中,那樹枝上長滿了黃色的蓓蕾,就像嬰兒室裏鮮亮的壁紙。

他們正開車從麗塔家往回趕,路程有一英裏遠。在格雷厄姆看來,洪堡這個地方,無論從什麽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似乎都只有一英裏遠。

他把約伊也帶上了——不想把他一個人留在家裏,一是因為他玩滑板剛剛受了傷——即便他說自己“沒事”,二是因為他會不做作業,在電腦上玩視頻遊戲、網上聊天、上MySpace或Facebook【注1】,用iPhone【注2】發短信,寫電郵。這孩子對於去接外婆並沒有什麽興趣,不過情緒還不錯,他坐在後座上給一個朋友發短信——沒準是給全校一半的同學在發短信,瞧他不停地摁鍵盤的那個勁頭。

【注1】:MySpace和Facebook均是當今全球時髦的社交網站,是集交友、個人信息分享、即時通訊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互動平台,只是前者重個性向外界的展示,後者重親朋好友的私密交流。在美國,Facebook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注2】:美國蘋果公司出產的3G手機。

他們接到了安娜,便往回趕。一到家,約伊便朝樓上沖去,三步並作兩步地上了樓梯。

“作業,”格雷厄姆喊道。

“知道啦。”

電話響了

布琳的?他在想。不是,來電顯示上的名字他不認識。

“你好?”

“嗨,我是拉迪茨基先生,約伊的中心部導師。”

中學如今也真是大變樣了,格雷厄姆心想。他以前上中學的時候就沒有導師。還有這個什麽“中心部”,聽起來就像是個共黨的間諜組織。

“格雷厄姆·博伊德。我是布琳的丈夫。”

“啊,你好?”

“好,謝謝。”

“麥肯齊女士在嗎?”

“她出去了,不好意思。有口信要我轉告嗎?或者有什麽事我可以幫上忙的?”

格雷厄姆一向喜歡孩子。他靠養育植物謀生,但他內心深處一直有個願望,希望養育的範圍能更廣一些。可他的第一任妻子不願意做母親,態度堅決,不容商量——婚後仍然是這樣。這對格雷厄姆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遺憾。他覺得,他本能上就有做父親的能力。此時,他已敏感地接受到了拉迪茨基先生語氣中的早期預警信號了。

“這個,那我就和你談點事吧……你知道約伊今天逃學了嗎?記錄上是個‘曠’字。”語氣之中隱含著些許責備。

“逃學?不會吧,我去了學校呀。我親自送他去的。布琳很早就要上班。”

“這個,他確實是逃了,博伊德先生。”

格雷厄姆竭力克制住了申辯。“請接著說。”

“約伊今早到中心部來,給了一張請假條,說是約了醫生,需要十點離校。簽名是麥肯齊女士。可我們後來聽說他受傷了,於是我就去辦公室查了一下。發現那不是她的簽名。是約伊偽造的。”

格雷厄姆這一下吃驚非淺,這種感覺他在去年夏天的時候也有過,那次他正在用車運送一種植物,汽車在穿過客戶的院子時,不經意間壓到了一個馬蜂窩。他當時心情很愉快,正幹得帶勁呢,不想危險已經來臨,幾十個小攻擊機已經升空。

“哦,”他擡頭朝孩子臥室的方向看了一眼。那裏傳來了視頻遊戲的悶響。

作業……

“你剛才還說什麽了?‘曠課’?”

“我說的是‘曠’字。就像把‘礦藏’簡化成‘礦’一樣。事情是這樣的,一群孩子踩著滑板在交通信號燈那裏追逐一輛卡車,然後扒在那輛車上。約伊就是這麽受的傷。”

“他不是在學校受的傷?”

“不是,博伊德先生。我們的一個代課老師剛好在回家的路上。她在埃爾頓大街那裏看到了約伊。”

“是在馬路上?”

在洪堡城中心,埃爾頓是一個很大的商業區,但一旦出了城,那馬路就是馬路了,在奧克萊爾和綠灣之間的卡車道上,限速標志沒有任何意義。

“她說約伊跌倒的時候,那輛車的車速大概有四十邁。他之所以還活著,是因為後邊沒有緊隨著的車,他摔進了一塊草地裏。沒準就會撞上一根電線杆或一個建築物什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