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約翰?巴利科恩非死不可”(第4/4頁)

少了他,誰都沒辦法幹活……

在威士忌的強烈催化下,心情大好的赤夏終於也按捺不住,加入了合唱的行列。突然冒出來的年輕女聲讓眾人又驚又喜,大聲叫好。於是,赤夏越來越得意忘形。荒腔走板的女高音不停地唱著:

“約翰?巴利科恩非死不可……”

越唱越興奮的赤夏本來想牽著弗雷德的手跟他一起唱的,但對方一直低著頭,喃喃自語著:“愛爾蘭的大麥是最棒的,新英格蘭的巴利科恩是最差勁的……”沒辦法,她只好一手環住隔壁老人的肩膀,一手用力揮舞,嘴裏還不忘高聲叫嚷著:

“約翰?巴利科恩非死不可。好耶!巴利科恩一定要活過來。噢噢噢!”

赤夏的激烈動作讓被她環住肩膀的老人,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

——老人家的醉相還真是難看,本小姐雖然還不滿二十歲,酒量都比你好……

然而,赤夏的這分自豪馬上被澆了冷水,因為她發現屋內的氣氛有些不一樣。此刻還在唱 “約翰?巴利科恩非死不可”的就只剩赤夏一個人。剛剛還跟她一起合唱的人,現在全都閉上嘴巴,向她投來冰冷的視線。慢慢地,赤夏的歌聲也越來越小聲,終於她不唱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席卷而來。

率先打破沉默的是比爾。他的酒好像已經完全醒了。

“喂!大姐,你知道你現在抱的人是誰嗎?他是什麽身份?”

赤夏繼續抱著把頭靠在自己肩膀上的老人,緩緩地搖了搖頭。之前一直低著頭的弗雷德以不可置信的眼光看著赤夏,聲音沙啞地說道:

“那個,是我父親的屍體。”

第一次,赤夏的女高音響遍整個房間。當然,那不是發自內心的愉快歌聲,而是好像動物受到極度驚嚇的淒厲哀嚎。

那天晚上,赤夏從哈斯博士那裏得知,愛爾蘭人在守靈的時候有讓屍體坐在椅子上,大鬧一番的習慣。哈斯博士對於愛爾蘭式的守靈,做了以下的說明:

“在那個國家原本就沒有守靈的習慣,負責守靈的人之所以一整晚陪著死者,除了有安慰死者的意義之外,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看守死去的冤魂,防止它們出來作亂。所以才要喝酒,盡可能地吵鬧,為的就是把冤魂嚇跑吧?”

赤夏在被窩裏,一邊回想哈斯博士說的話,一邊在心裏發誓:這輩子再也不喝愛爾蘭產的威士忌,再也不參加愛爾蘭人的葬禮了。

然後,她就睡著了。熟睡中的赤夏在半夜因為口渴而醒過來,這時她突然想起某件事。

今天她溜進殯儀館的經理辦公室去拿被沒收的溜冰鞋時,無意間瞄到約翰的辦公桌上放了一張打字用的紙。因為看到上面有字,她就順便讀了一下,結果竟然是很奇怪的句子。

約翰——第二名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