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電話和玩具(第5/7頁)

刑警先生說:確定是兇手送來了下毒的酒。

言外之意,表示警方懷疑另有真兇的存在;但他沒有多說。

我正在追蹤另一條線索。

回去之際,他在玄關穿鞋時,喃喃自語般低聲說道。

那是誰呢?

我不禁開口問。刑警先生只是笑笑說:“沒什麽啦!”沒有多做回答。然後他像是突然想到一樣,從口袋掏出“通往夢境的路”的紙鶴交給了母親。

紙張不像平常所用的便宜折紙,而是撒有金箔的漂亮和紙。

打起精神來,你不用感到愧疚的,加油!刑警先生如唱佛般安慰母親。

母親一接下紙鶴,便情緒崩潰放聲大哭,嚇壞了所有人。我和刑警先生雖然扶著母親,但母親仍然痛哭不已。

不是的,刑警先生,不是那樣的。我不應該活下來的。母親斷斷續續地哭喊著。媽,你為什麽要那麽說呢?你又沒有做錯什麽!我也邊哭邊叫。可是母親只是不斷搖頭哭喊:不是的,不是那樣的!

刑警先生默默地回去了。

我和母親送他到門口,然後兩人又繼續痛哭了一陣子。

母親說的“不是那樣的”,究竟指的是什麽?終其一生她都沒有再提起過。

那只紙鶴,至今仍供奉在母親的靈位前。

9

我其實很怕緋紗子小姐。

為什麽我也不知道,很難用言語說明。

簡單來說,大概是我很嫉妒她吧。她雖然眼睛看不見,卻擁有了一切。不,應該說就是因為看不見,所以才能擁有一切吧。我想這麽說一定會讓眼睛看不見的人很生氣。可是緋紗子小姐並非一般人。別人的標準和我們的標準是不能比較的。

她用自己的眼睛交換了全世界。而且她的世界,和我們知道的世界不一樣。我就是覺得她和某人交涉,換取了全世界。仿佛她說了:當我出生在這個人世時,我願意用雙眼交換全世界。所以我很怕她。

我曾經看過她蕩秋千的模樣。

是在附近公園裏的小秋千。

盡管她小時候是從秋千上跌下來才失去視力的,她卻始終很喜歡蕩秋千。

日暮時分,我看見她在蕩秋千的時候,不禁心頭一驚。

總之,她可說是拼了命地蕩得好高,連旁觀的人都直問:這樣好嗎?為她捏一把冷汗。

還有,她蕩秋千時的表情也很嚇人。

滿臉的笑容。

怡然自得,一副擁有了全世界的喜悅表情。

我從來沒在其他的時候看過她露出那種表情,也沒在任何人的臉上看過。看到那副表情時,我有種內疚和罪惡感,感覺好像看到了凡人所不該目睹的景象。

忽然間,我的腳底一沉。

我心中起了一陣錯覺,好像在瞬間看到了她在秋千上所感受的世界。

那是一個純白的世界。上下左右,什麽都沒有,就是純白虛無的世界。在漫無邊際的宇宙之中,只有她乘坐的秋千在搖蕩。

啊,我知道了。

那一瞬間,我突然明白了。

她小時候,就是坐在這秋千上和某人進行交易。那個人對著正在蕩秋千的她說:“你要拿什麽東西跟我交換全世界呢?”

然後她允諾了這項交易,下一個瞬間,便放開了自己的雙手。

10

關於雜賀小姐的事,我幾乎什麽都不知道。

頂多只是小時候在家裏見過幾次而已。印象中她是個乖巧又機伶、很有原則的小孩。就好像大家都在嬉鬧時,她總是一個人看著周遭的那種感覺。我妹妹也是充滿好奇心,喜歡東看西看,可是她卻不太一樣。滿喜子顯得意志堅決,不太動搖。從小就能看出她的個性,長大後也沒有改變。她就是那樣的小孩。

她來看我母親時,我還沒有認出來她就是那個滿喜子。

雖然我知道她有和母親通信,說想采訪當年的事件,可是直到母親說出她就是當時住在附近的小孩子之後,我才恍然大悟。

母親很懷念當時的情景。

在那段時期,母親總算是逐漸脫離了那個事件的束縛。或許是因為她的要求,母親才想要說出心中的話吧。

我個人倒是覺得那是一件好事。我認為母親應該做個了斷,重新整理整理心事應該也不壞。不過父親一開始則是持反對態度。在母親說“我沒事的,我不會後悔的”之後,他才讓步。

之後每個月一次,她都會來家裏和母親聊好幾個小時。

雜賀小姐個性很認真,表現得很有教養。每當她來拜訪的時候,我只要一想到她是那個女孩,就越來越覺得她好像是那麽直接長大成人的。

不,每次她都是自己一個人。沒有別人跟她一起來呀。

有時候我會聽見母親啜泣的聲音,雖然有些擔心,但因為她來了之後,母親總是露出神清氣爽的表情,我們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如今回想起來,說出這些無法跟別人說的話、過去的往事,或許產生了“心理咨商”的療效吧。連父親也說:“我其實很擔心,但好像結果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