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反攻(第6/14頁)

惠特尼迅速部署了任務:召集官兵;整理裝備;安排好留守人員;采購熱帶雨林作戰的一些必需品:如各種藥物、蚊帳、防蛇毒劑、凈水劑等等;最後,每個人可以寫幾封家信,但不能立刻發,要一直等到兩周或三周以後,即美國軍方宣布“海魔”師部隊登上卡納爾之後,才能由留守人員寄出去。

他最後問:“誰還有什麽問題?”

克萊問:“中校,是不是可以帶格林的書?”

“哪一位格林?”

“英國的格林。”

“從十九世紀以來英國就有三個格林”。惠特尼經常在這種對話中顯示他的學識。“歐內斯特·格林,專門描寫英格蘭南部的田園詩;約翰·格林,他的歷史書,特別是英國史當然能排遣卡納爾的寂寞;還有一個哲學家托馬斯·格林,我看你一時半刻恐怕悟不出他的國家主義來。這還不包括愛爾蘭的歷史學家蘇菲亞·格林太大。詹姆斯,我只同意你帶美國的格林、軍人弗郎西斯·格林的書,而且只能帶一本,《我們在世界大戰中的第一年》。上尉,在卡納爾連覺都睡不上呢!”

“謝謝,我就買這本書好了。”

丁恩上尉接著問:“我們是不是可以在那裏玩橄欖球或棒球?我們連裏有全軍好手曼徹斯特,我擔心他長期不玩球手會生,陸戰隊每次打敗海軍和陸軍全靠他當後衛或投手。”

惠特尼笑笑:“當然可以。但現在怕不行,機場在日本人射界裏,我們受到很大的壓力,必須把他們趕走。是日本人讓我們玩不成球。喂,休伊上尉,你有問題嗎?”

“中校,沒有。聽說沒辦法睡覺,我感到很遺憾,睡眠不足會影響士兵的情緒,戰鬥力要打折扣。不過嘛——”休伊聳聳肩,“日本人想這麽打,我們只好奉陪。”

4

一艘“利伯提”輪改裝的運兵船“亞蘭·勃拉特”號慢吞吞地航行在太平洋上。一艘舊式的四煙囪驅逐艦和一艘新型的“布裏斯托”級驅逐艦給它護航。航線往南偏離赤道很遠,甚至接近了四百二十年前麥哲倫的那條著名航線。

太平洋風平浪靜,一路平安。日本的潛艇部隊遵循著一條死板的戰術原則:集中力量打擊美國的航空母艦。他們把太平洋戰爭看成是一場爭奪制空權的戰爭。而美國人則認為是一場後勤戰爭。美國西太平洋潛艇部隊在洛克伍德將軍指揮下,專事打擊日本商船。由於日本潛艇集中在東所羅門群島一線,南太平洋很安全。

在橫渡太平洋的枯躁航行中,惠特尼認識了“亞蘭·勃拉特”號的船長亞歷克斯先生。喬治·亞歷克斯先生是一個職業水手,祖上是蘇格蘭人。他滿臉橫肉,身上肌肉發達,皮膚被曬成油亮的青銅色,開口就露出一嘴鮑牙。他聲音洪亮,自從認識惠特尼以後,就稱他為“老鄉”。

“喂,老鄉,到我船艙中喝杯酒怎樣?”

“謝謝。亞歷克斯先生。”

於是,他們就到亞歷克斯那間舒適而淩亂的船艙裏,打開一瓶蘇格蘭成士忌,開懷暢飲。

“查爾斯,我的朋友!”亞歷克斯帶著水手的粗魯和直率問:“你臉上那些亂紋是怎麽弄的呀?我想,該不會是為了某一個女人打架留下來的吧?”

惠特尼沒吭聲。他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接著又喝光了一杯。他的臉紅了,眼睛裏噴著仇恨的火焰,看上去相當嚇人。

中校沒有看船長,他直盯著艙角裏一只大狗,那是亞歷克斯先生的愛犬, 叫“布魯斯”。黃色混血的布魯斯在中校的逼視下不安地騷動。

惠特尼終於吐出了一句話:“日本猴子抓的。”

亞歷克斯又打開一瓶酒,並且給中校倒了一杯,靜聽著下文。

挖掘往事就是挖掘瘡傷,任何人總有自己內心的秘密,何況惠特尼這種有身份的軍官。他講得很慢,很痛苦。

麥克阿瑟將軍從馬尼拉撤往巴丹的時候,大約有兩千名陸戰隊員跟隨著他。這些陸戰隊單位很雜,主要是一個高射炮連和一個海軍基地守備營,都屬於陸戰四團。我在那營裏當營長。日本飛行員的技術很好,我們只打下了一架凱特式飛機,基地就被炸毀了。

我們的部隊分成兩個戰術團, A團和C團。 A團由胡格本上校指揮,還擔負防空任務。 C團的指揮官是霍爾德裏奇,我在C團。當時麥克阿瑟把C團放到巴丹半島底部的馬利貝努斯港,充當戰略預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