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巴巴羅薩[126](第6/8頁)

這就是著名的莫斯科大恐慌,凡是經歷過它的人都在潛意識裏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蘇聯共產黨、總參謀部和蘇聯政府乘坐專列離開莫斯科,去往了伏爾加河沿岸的薩馬拉。在莫斯科,很多人趁亂打劫。在市中心新建的公寓大樓,管理者與搶劫者沆瀣一氣,直到秘密警察部隊進駐,將打劫者射殺。斯大林公開表示自己將留在莫斯科,11月7日[179],他主持了慶祝十月革命34周年的大閱兵。10月13日,德軍已經抵達加裏寧[180]到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斯科西北130公裏)再到卡盧加(莫斯科西南145公裏)一線。莫斯科已經變成一座堡壘,婦女和兒童都在成噸成噸地挖土,並且沒有挖土機來幫他們的忙。現在,莫斯科已經開始遭受空襲。德國人盡力繞開了這些工事。但位於莫斯科南部210公裏的工業城市圖拉還在抵抗。10月18日,德軍對莫紮伊斯克防線發起了進攻,並在10月27日攻克了沃洛科拉姆斯克。但是天公不作美,汽車幾乎無法前進,導致部隊補給異常困難。在氣溫下降,凍傷增加的情況下,缺少過冬衣物的德軍實在難以為繼。德軍能夠使用的汽車只剩1/3,步兵師的戰鬥力也只剩下1/3,60萬匹強壯的德國戰馬日漸衰弱,不斷倒地死去。

到1941年11月15日,正當大地已經封凍之時,最後的決戰開始了。德軍兩個裝甲集團軍意圖從北側包圍莫斯科,在莫斯科以南的另一個裝甲集團軍意圖通過科洛姆納從莫斯科東側與北側的德軍形成合圍。這一壓迫性的攻勢一度起到了作用,日落時,德軍軍官已經能夠通過雙筒望遠鏡看到遠處克裏姆林宮的金色圓頂所反射的太陽光。莫斯科就在眼前了。德軍已經前進到了列夫·托爾斯泰的家鄉——紅波利亞納。這裏距離莫斯科只有不到20公裏遠,但是圖拉的抵抗仍然在繼續,導致古德裏安始終都無法從南側靠近莫斯科。由於莫斯科南、北兩側的堅決抵抗,博克嘗試直接從西側進攻莫斯科。但是,他的坦克所剩無幾,進攻發起4天後就難以為繼。現在,在通往莫斯科機場的道路上有一個叫作希姆基的小城,小城裏有一座紀念堂,它就是一個巨大的坦克障礙。這裏就是德軍進攻莫斯科所到達的最接近市中心的地方,這裏距離克裏姆林宮只有24公裏。1941年12月5日,整裝待發的西伯利亞部隊向莫斯科前方的德軍部隊展開了攻擊。這些關鍵的增援部隊已經從遠東調遣到西部,因為與對希特勒的承諾相比,日本顯然更願意遵守對蘇聯的承諾——這是這場戰爭當中最關鍵的決定因素之一。此外,蘇聯的其他地區也保存了一些預備隊。就這樣,莫斯科保衛戰結束了。1942年1月,蘇軍已經迫使德軍後退了320公裏,而此時的德軍已經明顯虛弱不堪。德軍的100萬士兵已經損失了3/4,而且基本沒有輪換過。11月30日,在南部的羅斯托夫,蘇軍的反擊非常猛烈,倫德施泰特害怕被圍,於是將南方集團軍群撤到了米烏斯河和頓涅茨河一帶(後來,這裏成為了“二戰”期間著名的戰場)。德軍在廣闊的戰線上一直處於防守狀態。在北部前線,德軍被迫從拉多加湖南岸的季赫溫撤退,於是列寧格勒獲得了一條通往外界的狹窄通道。

隨著嚴寒冬季的來臨,德軍的處境越來越糟糕。蘇聯原有的鐵路系統陳舊破敗,運行效率十分低下。施邁瑟沖鋒槍的潤滑油也結成了冰。因為運輸能力有限,德軍的冬裝還滯留在身後的波蘭。12月20日,戈培爾[181]請求德國民眾為士兵寄送保暖衣物。前一天,希特勒剛剛解除了陸軍元帥瓦爾特·馮·布勞希奇[182]的陸軍總司令一職,指責他未能攻下莫斯科。從此以後,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將在希特勒的直接命令下指揮德軍與蘇軍作戰,而這個命令作戰的最高統帥部位於柏林外的佐森(Zossen)地區。此前,德軍幾乎打到了高加索山脈,也攻入了克裏米亞半島。現在,通往北高加索地區的入口和克裏米亞半島東北海岸的大部仍然掌握在德軍手中。但是在冬季,以這裏為終點的補給線運轉十分艱難。而且,蘇聯海軍控制著黑海,所以即便是從羅馬尼亞的康斯坦察出發,經由海路實施補給,效果依然很差。此時,蘇軍在敖德薩[183]進行了一場敦刻爾克式的大撤退,撤到了克裏米亞半島西南部的塞瓦斯托波爾。僅僅從攻占的地域來說,德軍的優勢十分顯著,然而實際上,他們正面臨著巨大的危險,一些將領甚至建議將德軍部隊盡數撤回波蘭。但這並不符合希特勒的做事習慣。或許他認為,一旦撤退開始,撤退本身就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困難,甚至比拿破侖當年所面對的困難還要嚴重,畢竟,拿破侖軍隊早在10月份就開始撤退了;除此之外,撤退還會使部隊陷入恐慌。希特勒命令德軍守住現在的戰線,加強防禦,並從空中獲得補給。蘇軍對德軍的防禦工事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沖鋒,然而,除了局部有所勝利之外,從整體來看,還是顯示出了希特勒的正確——德軍的包圍圈仍然牢不可破,而蘇軍卻損失巨大。到1942年春天,德軍依舊占領著蘇聯的大片國土。北邊,德軍依舊在圍困列寧格勒。中間,德軍從勒熱夫威脅莫斯科,二者僅相距160公裏。南邊,德軍大致占據第聶伯河一線,並且占領了東部的廣大地區和克裏米亞半島的一部分。接下來,雙方將展開一場世界級的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