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3/14頁)

9 這就是戰幕即將拉開時雙方備戰的情況和心態。交戰雙方都有各自的同盟者,情況如下:[2]拉棲代夢的同盟者有地峽以內所有的伯羅奔尼撒人,中立者阿爾哥斯人和阿凱亞人除外;培林尼是戰爭中第一個入盟的阿凱亞城邦,盡管後來其他城邦加以效仿。在伯羅奔尼撒以外,同盟者還有麥加拉人、羅克裏斯人、波奧提亞人、佛基斯人、安布拉基亞人、琉卡斯人和阿納克托裏亞人。[3]其中,提供艦船的盟邦有:科林斯人、麥加拉人、西基昂人、培林尼人、愛利斯人、安布拉基亞人和琉卡斯人;提供騎兵的盟邦有:波奧提亞人、佛基斯人和羅克裏斯人;其他城邦提供步兵。這是拉棲代夢及其同盟者。

[4]雅典一方的同盟者包括:開俄斯人、列斯堡人、普拉提亞人、諾帕克圖斯的美塞尼亞人、大多數的阿卡納尼亞人、科基拉人、紮金蘇斯人,還有下述地區的諸納貢城市,即卡裏亞區(濱海地區以及毗鄰的多利斯諸邦)、伊奧尼亞區、赫勒斯滂區、色雷斯區、在伯羅奔尼撒和克裏特之間以東諸島嶼,以及除米洛斯和錫拉[17]以外所有基克拉底斯諸島。[18][5]其中,開俄斯、列斯堡和科基拉供給艦船,其余的供給步兵和金錢。以上所列為雙方的同盟者和他們的戰爭資源。

10 普拉提亞事件發生之後,拉棲代夢立即派遣使者前往伯羅奔尼撒諸邦以及其他同盟國,命令他們準備軍隊和軍需品以應付對外出征,目的是入侵阿提卡。[2]各邦按指定的時間在地峽一帶集結,每個城邦要派出其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二。[3]全部軍隊集中以後,拉棲代夢人的國王,遠征軍總司令阿奇達姆斯,將各邦的將軍、首要人物和官員們召集起來,發表了下面的演說:

11 “伯羅奔尼撒人及諸位同盟者,我們的前輩們在伯羅奔尼撒境內和境外參加過許多戰役,我們當中的年長者對於戰爭不是沒有經驗的。但是我們從來沒有集合過比今天更多的兵力去遠征。我們的人數和戰鬥力是非常突出的;同樣,我們所要進攻的國家的軍事實力也是異常強大的。[2]我們不應做我們祖先的不肖子孫,我們要無愧於我們的名譽。整個希臘都在注視著我們現在的行動,都痛恨雅典人,同情我們,希望我們取勝。[3]因此,雖然我們進攻雅典的軍隊人數眾多,雖然敵人肯定不敢冒險來與我們會戰,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在行軍時可以有絲毫的懈怠:各邦的軍官和士兵應當時刻準備應付出現在自己陣營中的危險。[4]戰爭的進程是無法預料的,攻擊往往是發生於一時的沖動。在數量上處於劣勢的軍隊,常常因為機智靈活,而擊敗過於自信而疏於警惕的優勢敵人。[5]當然,我們的軍隊應當滿懷信心,但在侵入敵國境內時,也要時刻提高警惕。這樣的軍隊,才可能在進攻時勇往直前,在防衛時持重可靠。[6]現在我們所要進攻的城邦絕對不是沒有防衛力量的。相反地,它在各方面都是裝備得最完好的。因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們將出來和我們接戰;縱或在我們進攻之前,敵人不出來迎戰,但是當他們看到我們在他們的領土內蹂躪他們的土地,毀壞他們的財產的時候,他們一定會出來和我們作戰的。[7]如果人們經受過去未曾受過的痛苦[19],而現在又眼睜睜地看著這些痛苦的事情在發生,他們自然是會被激怒的,他們越是靜觀待變,殺出城來的內心沖動就越強。[8]雅典人這樣做的可能性超過其他人,因為他們妄圖統治世界上的其他人,他們更習慣於入侵並毀壞鄰人的疆土,而很少看到他們自己的領土被別人侵入和毀壞。[9]因此,大家要思量一下你們所要進攻的城邦的軍事力量,這個事件可以為我們的祖先和我們自己贏得巨大的榮譽,也可能使我們失去這個榮譽;要記住跟著你們的隊伍走,最重要的是遵守紀律,提高警惕,傳達給你們的命令要立即執行。如果整個大軍紀律嚴明,步調一致,那是最值得稱道的,也是最安全的。”

12 簡短的演說結束後,阿奇達姆斯把會議解散。接下來他采取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派遣斯巴達人狄亞克裏圖斯之子麥裏西浦斯前往雅典,探詢雅典人看到大軍壓境,是否會更容易地作出讓步。[2]但是,雅典人不許他進城,不許他接近公民大會,伯裏克利預先使公民大會通過一項動議,一旦拉棲代夢人的軍隊離開本國,雅典就拒絕接見他們的傳令官或使者。因此,雅典人沒有接見這位傳令官,命令他當天離開雅典國境;並且對他說,如果以後拉棲代夢人派他來提出什麽建議的話,就必須先把軍隊撤回國內,再派使者來雅典。雅典派人護送麥裏西浦斯離境,以防止他和任何人接觸。[3]當他抵達邊境,即將離去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今天對於希臘人來說,是大禍降臨的開始。”[4]他一返回軍營,阿奇達姆斯就得知雅典人還是根本不想作出讓步,他終於拔營啟程,開赴雅典境內。同時,波奧提亞人派出他們的分遣隊[20]和騎兵加入伯羅奔尼撒人的遠征軍,其余的軍隊開赴普拉提亞,蹂躪那裏的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