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史例述評(四)(第2/6頁)

1655年11月,英法正式媾和。1656年2月,西班牙向英國宣戰。1657年3月,英法結盟以對付西班牙。盟約規定,法國把從西班牙奪得的敦刻爾克和馬戴克交付英國,作為英國艦隊和5000輔助部隊的補償。得到兩處港口,部分解決了英國貿易大患——私掠船失去了一個老巢,也為克倫威爾提供了一個登陸歐洲大陸的橋頭堡。加來的作用曾一度被這兩處港口所取代。對此,馬紮然非常不滿,但是聯盟可以使法國在西屬尼德蘭獲得援助。馬紮然既想從西班牙口中奪取利益,又想哄騙英國為法國謀利。1659年,西班牙同法國簽訂比利牛斯和約,法國從西屬尼德蘭手中奪過阿圖瓦省和比利牛斯山東面的魯西永,又將東部邊界向外擴展了。這次戰爭,使曾經不可一世的西班牙一蹶不振,西班牙從此再也未能主宰歐洲。

繼承者指責克倫威爾對法國的援助,使法國實力大增,並能威脅和主宰歐洲。這並非我們的探討範疇,想要得出一個眾人皆能接受的結論更是不可能。人們各執己見,我也難以找出真正的原因。但就軍事而言,克倫威爾的執政不僅強化英國的實力,幫助英國建立了強大的海軍和陸軍,所得到的兩處港口也為英國提供了可以幹涉歐洲大陸事務的通道。一旦歐洲有任何意外,英國都能確保有利的軍事位置,而想要在海外有所建樹,如美洲以及東方,則是取決於歐洲的實力,尤其是海軍的實力。對於海外基地,歐洲才是基地,想要在海外有所收獲,首先要在歐洲取得優勢。

在接下來的英法角逐中,英國海軍已經不再居於優勢地位,它通過與荷蘭結盟以求得支援,英國陸軍也是如此。查理二世復辟後將敦刻爾克歸還給法國,荷蘭的港口就成了英國的橋頭堡。英國與荷蘭結盟,緣於民族和宗教淵源,這種淵源曾使克倫威爾忽略了地中海而將眼光集中在北歐。自威廉三世以來,克倫威爾的政策被證明是正確的,盡管所面對的敵人不同,其態勢卻相差無幾,即陸軍在北歐作戰,海軍則根據形勢所需選擇位置。克倫威爾的政策是以英國的陸海軍實力為依托,而不是斯圖亞特諸王的方針為依托,助長路易十四氣焰的不是克倫威爾,而是斯圖亞特諸王。

1658—1688年,整整三十年期間,英國無論是對外政策還是軍事政策都陷於癱瘓,這是由於斯圖亞特王朝的兩代國王與民眾之間的爭鬥。他們想要擺脫議會,於是就挑撥議會同路易十四的戰爭,然而,軍事行動所需的經費都要由議會撥出。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都同路易十四維持著金錢和個人關系,結果便造成法國在歐洲坐大,而英國保持沉默,盡管英國民眾對此頗有怨言。敦刻爾克和馬戴克以及地中海的丹吉爾都已相繼被放棄,英國的對外政策變得更為軟弱和猶豫。可見,國內不穩定,就無法制定成功的對外政策,不論是曾經的美國南北戰爭還是斯圖亞特王朝都是如此。

達夫呂伊的說法真是發人深省:

一個民族如果不能統一,其所有的資源就只夠應付國內需求,這就是為何在同蘇格蘭合並之前,英國無法奠定殖民帝國的基礎。這也是法國海軍應從路易十四時期算起的原因[1]。這也是德國海軍應從德意志帝國成立之日算起的原因。

請注意,德國海軍每年經費已經從1875年的不足1000萬美元,增至1905年的5000余萬美元,在之後的十年裏,其預算每年將超過1億美元。我們還要注意,在奴隸問題尚未解決,各州權力過大時期,對南部調整尚未完成之前,美國還無法建立起一支揚威海外的海軍。假如1898年達到頂峰的美西戰爭在聯邦戰爭之前發生,那麽北方就會將戰爭視為這是南方企圖奪取古巴以擴大奴隸制度,這是南方首腦最為喜愛的計劃。

關於鞏固內部於內於外的作用,可從前文提到的各時期簡明地說明。亨利四世逝世之後,直到1622年黎塞留執掌大權,法國經過了整整十二年的虛弱時期。為了達到控制北意大利和阿爾卑斯山諸險隘以將奧地利和西班牙隔離的計劃,1624年,法國奪取了科莫湖以東的瓦爾泰利納地區。由於胡格諾派叛亂,黎塞留被迫於1626年放棄瓦爾泰利納地區,將兵力集中在法國領土以內。大仲馬的《三劍客》所說的拉羅謝爾之圍,就是一次突出的決定性事件,由於英國曾經威脅要進行幹涉,黎塞留終於意識到海軍的意義。1628年10月,拉羅謝爾陷落,標志著新教威脅終於解除。1629年3月,法國奪取卡薩萊,以此控制皮埃蒙特對抗西班牙。1631年,法國資助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2]以反對奧地利。1633年,法國占領洛林,並從洛林進占阿爾薩斯,攔截了奧西兩國沿萊茵河流域的運動,以利於法國入侵日耳曼。1634年,法國與瑞典、荷蘭結盟,並於1635年向西班牙宣戰。1636年,為了強化對西班牙至北意大利的交通線的控制,法國海軍於地中海集中,直至1655年布萊克率領英國艦隊進駐地中海。這些連貫性的動作,表明統一的作用,內部統一正是黎塞留制定宏偉對外政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