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德國的作戰計劃(第2/6頁)

很多人強烈的譴責同盟國對意大利進攻時所采取的措施,但是他們除使用驅逐機部隊來對付意大利外,別的就做不了什麽了。

必須注意,同盟國擁有適於空戰的驅逐機和防空驅逐機部隊,但是這些部隊的最先設想是用於專門、獨特的空中行動中的。法國獨立空軍的驅逐機部隊主要用於為轟炸部隊掃清道路,便於它們執行得到的任務;配屬航空兵的驅逐機部隊的主要任務是幫助配屬航空兵本身與敵人的航空兵部隊作戰;防空驅逐機部隊的主要任務是打擊威脅它們所保護的中心的敵人轟炸機部隊。所有這些目的都是有針對性的,他們的主要目的根本不是打擊敵人的獨立空軍,因此,同盟國沒有恰當有效的手段去對付堅決要在空中擊敗他們的敵人,他們別無選擇,只能不顧後果地使用手頭現有的飛機。

其實問題很多,例如:同盟國的防禦指揮部有權對其所屬部隊發號命令嗎?他們能看到或了解到500~600千米的戰線上的天空中發生的情況嗎?事實上,他們只能收到從遠方各個情報站送來的情況,但這些情況即使在發出時是正確的,經過了這麽長時間的間隔,到他們耳朵時,現場的情況也早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了。他們只能根據這種已過時的情報來向離他們較近的數百千米遠的部隊發布命令,而接到這些命令的驅逐機部隊必須對它加以理解,使它適應現實情況,更有甚者,驅逐機部隊對這種命令的理解必須在起飛前執行,因為沒有看到敵人,缺乏精確的數據,甚至都不能確定是否能遇到敵人,這樣去飛行的部隊是一支魯莽的不知深淺的部隊。

第一個攻擊波被發現了,一支驅逐機部隊就會被派出去攻打它。這個攻擊波的命運就不得而知了,可能被消滅,可能幸存。如果它沒有被消滅,那麽它將繼續執行它的任務。然後,第二波又看到了……這種情況要持續幾個小時。經過一段時間的戰鬥,驅逐機會由於它的連續航行時間有限而被迫著陸。當它被迫放棄戰鬥時,就會發現自己處於什麽樣的境地之中。

而該如何讓自己的力量更加有效?如何合理地使用和分配力量來對付持續不斷的不明數量和規模的攻擊波?該給它們什麽樣的指令?這一切都是不確定的。面對這種可怕的不確定的情況,沒有什麽辦法,只有在看到敵人時就把自己的部隊派出去對付它,並盡力使自己在天空中堅持的時間長一些,而沒有辦法依照一個制訂一個協調的計劃。只要獨立空軍以一個連接的很好的有機整體去攻擊它,這種對抗的防禦肯定會土崩瓦解、潰不成軍的。

而對於驅逐機部隊本身來講,它們只能按照實際能用的方式來執行接到的任務。一到了空中,就必須去攻擊它們所看到的第一個空中隊伍,一場驅逐機部隊和戰鬥轟炸機部隊之間的戰鬥一定會出現。因為它們在某一時刻戰鬥的方法不同,它們的特點分別為:驅逐機部隊分成若幹作戰分隊,戰鬥轟炸機部隊則長時間保持自身編隊。不管最後攻擊結果什麽樣,就算驅逐機部隊沒有遭到損失,它也不可能還是一支完整的部隊,而戰鬥轟炸機部隊卻不論損失如何都會保持編隊不變。進攻結束後,驅逐機部隊還仍有一定數量的追擊者,為了使它們能夠重新和這同一戰鬥轟炸機部隊再次作戰,或者去攻擊下一個戰鬥轟炸機部隊,它們必須首先重新組建它們的部隊,或者滿足於變為被孤立的追擊者,在這種必須對正規編隊的部隊實施攻擊的情況下,它們使自己處於非常惡劣的地位。由於驅逐機部隊的自身特點,注定在進攻行動中要失去大部分的進攻能力。

在某一時間,必然會有一定數量的攻擊波侵入同盟國的天空,這股力量的大小就要看在途中遭遇的損失而定了。面對這些攻擊波的同盟國驅逐機部隊,不但會由於中途遭受損失而使減弱,而且會由於分成若幹分隊而缺乏有機結合,削弱成為許多單機,在還有力量飛行之前就會被擊落。當然,這個時候,意大利的獨立空軍也將取得勝利,因為當攻擊波不斷地進入和飛越敵人的天空時,防禦方只能做一些混亂、無組織的抵抗,這些抵抗是改變不了戰鬥的結局的。

攻擊者的優勢就在於它有明確的目標,能計劃好達到目標所用的手段,知道朝哪個方向行動和做什麽是正確的事情,它能給每個部隊指定明確的任務,而這些任務和其他部隊的任務也是相互協調的。這種優勢對於一個需要阻擋從不確定方向來的閃電式攻擊的防禦者來說,是有決定性的優勢的。

德國對自己國家的武裝力量有充足的信心,它的獨立空軍部隊有150個支隊,由1500架大型戰鬥轟炸機組成一個有機整體,是一個物質充足、精神團結又有高度靈活性的集團,故而德國絕對相信自己能輕而易舉地擊敗敵人的空軍。但是,作戰計劃要求所有部隊和後備飛機要無一例外地參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