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配屬航空兵(第4/7頁)

如像德國那樣,感謝它的工業組織,使它能夠在協約國擊沉多少艘潛艇就補充多少,獲得制空權的一方卻沒有足夠的剩余兵力利用它的暫時優勢在對方重建一支有相當價值的空軍之前,取得能結束戰爭的決定性效果,那麽戰爭就會像世界大戰那樣拖延下去。

我完全同意。如果勝利者不能利用他的勝利,那這種勝利就不是決定性的,而只是一種暫時的優勢,但這並不是空中戰場特有的,陸、海、空軍戰場都會發生,而作者的比喻是不恰當的。能夠迅速補充德國損失的潛艇工業組織是建在協約國海軍部隊進攻行動範圍之外的,協約國的海軍只能無意義地等待德國潛艇建成、裝備部隊出海後才能對付它們。

但是一個能重建一支獨立空軍的工業組織卻位於獲得制空權一方空軍極易到達的地方,獲得制空權的一方可以在敵方制造飛機、增加武器設備和送往空中的時候攻擊並摧毀它們,而同時,它自己卻能夠在絕對安全的條件下制造飛機、增加武器設備和送往空中,生產多少就投入多少。當然,制空權也可能是暫時的,這除非是獲得制空權的一方只是個皮洛士[1]。他說:“再來這麽一次勝利,我就完蛋了。”故皮洛士把勝利比喻為一次得不償失的勝利。如果獲得制空權的一方滿足於精神上的統治或者只一味享受勝利帶來的喜悅,不去建設新的航空兵部隊,而讓敵人去重建空軍部隊,這個勝利就會成為得不償失的勝利。但如果獲得制空權的一方知道怎樣利用制空權,就不會任憑敵人隨心所欲地活動。因為獲得的制空權是否會變成“暫時的”,不取決於航空兵的特殊性能,而是完全取決於獲勝方獨立空軍司令官的智慧。無論怎樣,我們都希望有一個好的司令官。

我特別向巴斯蒂科將軍提出我的問題:“要是陸軍被迫在敵方控制了天空,亦即在陸軍上空,敵方空軍部隊可以自由地活動的情況下去作戰,那它將會怎麽樣呢?”他的回答只對“自由地”一詞做風趣的評論,而對其余的話卻一言不發。但是“自由地”一詞並沒有什麽可笑的,就像陸軍在粉碎敵人的抵抗後自由地進入敵國領土,占領對方的重要城市、掠奪對方的財富一樣;又好像海軍在擊沉敵人戰艦後自由地在海上遊弋,阻斷敵人的交通一樣。獨立空軍也是一樣,在摧毀敵人的獨立空軍之後可以在空中任何方向自由飛翔,可以隨意投擲任何物體到任何地方。和過去一樣,這些都留著用常識去判斷吧。

不能理解的是,有些人堅持陸軍和海軍絕對需要一支配屬航空兵,費盡心思地指出沒有配屬航空兵對作戰如何不利,但卻一點不考慮陸軍和海軍就算有了配屬航空兵仍有可能被迫在敵人控制的天空下作戰這一情況。對於主張一國的航空部隊應分散成各個不同方向的國家來講,這種不測的事情是會發生的,必須加以考慮。因為這樣做一定會降低空軍的潛力,而空軍的主要作用是用來奪取制空權的。

沒有人懷疑奪得制空權的獨立空軍可以對陸海軍基地、交通線和供應線造成破壞和障礙,沒有人懷疑奪得制空權的獨立空軍會妨礙配屬航空兵執行任務,沒有人懷疑陸海軍在敵人占空中優勢情況下作戰的危險,更沒有人懷疑占有空中優勢的敵人的空中攻擊將使整個國家的民心、士氣低落,對武裝力量產生破壞作用。

但是,人們對空軍問題並不關心,好像與他們無關一樣。為什麽呢?因為一旦他們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就會得出與我相同的結論來。那就是說,當面臨空戰時,必須首先使自己處於有利地位,這就要求必須快速地把現存的空中力量集中起來去戰勝敵人。但是他們不這樣做,反而像鴕鳥那樣把頭埋在沙裏。

“毫無意義!”他們中有些人說,“毫無意義!我們只要記住世界大戰的經驗就行了。那時難道不就是敵對雙方的航空兵進行拉鋸戰,根本沒有得出個結果來嗎?那時……”

世界大戰確實是這樣的,當時只出現了配屬航空兵,而在拿破侖作戰時,連配屬航空兵也沒有。在世界大戰時,真正的空戰概念還沒有產生,因而也沒有一種合適的打空戰的手段,就好像在拿破侖戰爭時沒有配屬航空兵,是因為沒有飛機誕生一樣。

我承認:如果未來戰爭中的兩個敵手像我的批評者指出的那樣,相信空中戰爭無所謂勝負,那麽空戰將是個沒完沒了的拉鋸戰,就像世界大戰中那樣。當提前形成了不可取勝的成見時,就很難做出打勝仗的計劃並去執行取得勝利。但我相信這種情況不會出現,因為現在有了獨立空軍,世界各地的許多人們在研究如何取得空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