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1”之後的戰爭(第5/10頁)

至11月6日,北方聯盟的攻擊已接近馬紮裏沙裏夫市區,美軍動用了重達15000磅、威力居常規武器之冠的BLU-82“滾地球”巨型炸彈。驚天動地的爆炸聲後,塔利班的堅固工事被大面積蕩平,防線被迅速壓縮,北方聯盟的進攻節奏驟然加快。11月9日淩晨,雙方在距馬紮裏沙裏夫市區4公裏處打成膠著狀態。這時,北方聯盟中的美軍特種部隊戰鬥小組指導北方聯盟後撤至安全處,隨即召喚來極為精確的美軍空中打擊。一陣猛烈的轟炸後,缺口立即呈現,北方聯盟部隊蜂擁而入。城內塔利班守軍似乎早有準備,一支機動的精銳力量已經往這個方向移動,試圖堵塞缺口,卻又遭遇美軍的戰術轟炸;一顆顆精確制導炸彈落下,塔利班援軍傷亡慘重。北方聯盟立刻抓住戰機分多路向市區發展進攻,不到1個小時,城區被完全突破。當晚,北方聯盟杜斯塔姆的部隊占領了馬紮裏沙裏夫。

時任美軍中央司令部副司令的海軍陸戰隊中將邁克·德龍如此回憶馬紮裏沙裏夫之戰:

杜斯塔姆將軍和他的北方聯盟部隊緩慢地移到了該城的外圍地區。馬紮裏沙裏夫四面環山。杜斯塔姆正在這些小山的一個山頂上與我們的特種部隊開會磋商。他身後有數千名士兵騎在馬背上列成三隊。他們都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看上去就像成吉思汗的兵馬。這簡直是21世紀與13世紀的一個匯合。攻城日終於來到了。

“我希望在我們沖下山的時候,那些坦克和大炮已經被消滅幹凈了。”杜斯塔姆將軍對我們的特種部隊說道。

我們的人站在一旁,準備就緒。

指定的時間一到,杜斯塔姆就發動了進攻,他那上千名士兵大聲吼叫著跟隨在他身後,沖下山去。我們的特種部隊開始調集火力支援。杜斯塔姆的人騎著戰馬,勇敢地向城墻沖去,他們暴露在空地上,完全依賴我們的空中支援。

可是空中支援並沒出現。

迎接他們的是馬紮裏沙裏夫城墻背後發出來的猛烈攻擊:坦克和大炮紛紛開火。杜斯塔姆的士兵一個接著一個地倒下了,轉眼之間,他的士兵中就有100個人非死即傷。杜斯塔姆意識到情況不妙,把自己的人重新集結起來。最終他成功地指揮著自己的人馬掉過頭來,回到了山地的安全地帶。

他不禁暴跳如雷,大步來到我們特種部隊的軍士和上尉跟前。

“我也不知道這是怎麽回事,先生,”特種部隊的人說,“我們叫了空中支援了。”

直到現在,我們也不知道到底出了什麽問題。我們的戰鬥機接到信號了,但是不知是什麽原因,他們以為要晚些時候再趕來。

“再叫一次。”杜斯塔姆說。

“什麽時候?”

“現在!”

我們的特種部隊人員又開始準備呼叫了。

“好的,將軍,”他說。“等會兒看這些壞蛋怎麽消——”

他那句“消失”還沒說完,空中就炸開了花,馬紮裏沙裏夫城就像雷區一樣被炸成一片火海。

杜斯塔姆將軍轉身對他的人說:“進攻!”

北方聯盟的部隊再次拼盡全力發起了進攻。幾分鐘後,他們就穿過城墻,沖進了城內。

塔利班被驚呆了,不到一個小時,8500名塔利班士兵就向僅有900人的杜斯塔姆部隊繳械投降。但是基地組織的恐怖分子卻拒絕投降,他們又頑抗了幾個小時,直到最後我們把他們全部擊斃或俘獲。

按照阿富汗的傳統,戰敗的8500名塔利班士兵現在被編入了我們的隊伍。我們攻打馬紮裏沙裏夫城的時候隊伍只有900人,而當我們從該城出來的時候,隊伍已經擴大到了9400人。

在那一刻,我們知道這場戰爭我們贏定了。

奪取馬紮裏沙裏夫是美軍在阿富汗地面戰的首次重大勝利。由此,美軍擁有了一個戰略據點和一座阿富汗北部的機場。美軍下一步的行動重點轉向了塔盧坎—昆都士地區。11月13日,在美軍的空中支援下,北方聯盟達烏德的部隊向塔盧坎發動了進攻,塔盧坎的塔利班武裝不戰而降。這是一次沒有經過戰鬥就獲得的勝利,讓北方聯盟對美國的支持和空中力量更有信心。

塔盧坎被占領後,美軍特種部隊繼續利用空中支援協助達烏德的部隊向西部的昆都士推進。在接下來的10天,美軍不斷請求空中支援,猛烈打擊塔利班在卡納巴德和昆都士的據點。低空支援的密集轟炸摧毀了一批坦克、裝甲車、幾十座掩體和大量其他車輛及供應地點,造成了塔利班和基地組織約2000人傷亡。

在低空支援行動的密集轟炸第11天,達烏德奪取了卡納巴德附近的城鎮並向昆都士發動進攻。當北方聯盟挾連勝之勢發起猛攻時,昆都士的塔利班守軍雖然不敵,仍然進行了有力的節節抵抗。就在城區外圍陣地將被拿下時,塔利班“聖戰者敢死隊”從兩個方向發起了反沖擊,北方聯盟的攻擊全面動搖。危急時刻,美軍的精確轟炸如風而至,又一次挽救了局面,塔利班的反沖擊被再度壓倒。此時,達烏德同意與昆都士的塔利班指揮官談判。對方意識到形勢不妙,於11月23日向北方聯盟投降。昆都士是塔利班在阿富汗北部的最後一個據點,現在它也處於北方聯盟的控制之下。由於制空權和精確轟炸能力不對稱,一系列戰役的結果表現出一邊倒的完全不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