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1”之後的戰爭(第3/10頁)

空襲開始時,奧馬爾每天早上8點通過高頻通信依然能同塔利班全國戰場各部隊保持著聯系。這一通信系統是從巴基斯坦白沙瓦的商店買來的日本民用產品,包括一部大型天線和為數眾多的固定、車載天線,在阿富汗全境有效。奧馬爾不斷鼓舞塔利班成員要保持忠誠,多做禱告。但是第二輪空襲過後,塔利班的通信聯絡全部中斷,人在坎大哈的奧馬爾已無法統一指揮各地軍隊。美國總統布什和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10月10日均表示,經過4天的轟炸,美軍摧毀了預定目標的85%。但塔利班聲稱,美軍只摧毀了他們不到10%的作戰能力。

從10月11日起,美軍改變空襲戰術,采取空中升級轟炸、低空準確轟炸手段,重點消滅塔利班與基地組織的地面有生力量。10月15日,美軍出動50架次戰機,打擊了塔利班的18—20個地面移動目標。到10月17日,美軍已經向阿富汗投擲和發射了2000多枚炸彈和導彈。

為了尋找要害目標,美軍動用KH-11、KH-12“鎖眼”軍用偵察衛星,“長曲棍球”“織女星”高清晰度衛星,U-2高空偵察機和E-3“哨兵”預警機,收集了一系列戰場圖像信息,其中包括輻射和熱發射信息,以便尋找山洞、隧道和人員位置。10月5日,就在“持久自由”行動開始前兩天,美國從位於本土加利福尼亞州的範登堡空軍基地用“大力神-4B”運載火箭秘密發射了一顆任務高度機密的KH-11“鎖眼”軍用偵察衛星。這顆偵察衛星用以收集阿富汗的地面資料和電子信號,上面載有的數碼相機可以拍到地面小至10厘米的物體,然後自動將照片傳送到地面接收站及指揮中心。為確保偵察效果,美軍將多顆“鎖眼”衛星調集到了中亞地區上空。U-2高空偵察機在美軍服役了四十多年,可以在21000米的高空飛行,既能拍攝地面照片,也能竊聽地面通信。這些可以說是美軍自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的傳統戰場偵察手段。

不過,美軍偵察衛星和高空偵察機要想在連綿不斷的山脈中找出要害目標和人員車輛這樣的活動目標,還是相當困難,況且有時衛星偵察只能發現人員的存在,無法準確判斷其位置。為此,美軍采取了近地面偵察手段,出動了為數不少的特種部隊作戰小組和中央情報局特工小組,深入阿富汗境內,利用當地線人廣泛搜集情報。10月17日,美軍出動RQ-1A“掠食者”無人機和RQ-4A“全球鷹”大型無人機,在阿富汗上空進行戰場偵察、拍攝圖像、搜尋塔利班和基地組織重要人物,為空襲作戰提供目標指示。“全球鷹”大型無人機是美軍首次投入實戰的先進裝備,全長13米,能在19500米的高空飛行,視力可以穿透雲層,並可以在空中完成情報處理,實時傳回照片。這有效彌補了傳統戰場偵察手段的不足。

“持久自由”行動後期,美軍直接使用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和MH-53“低空鋪路者”直升機直接對地面目標進行精確打擊,掩護美軍的地面力量。這些直升機都配備有激光光標定位儀,一般安裝在武裝直升機機鼻上。它包括一個熱成像瞄準器,與飛行員頭盔同步移動,基本上可以鎖定戰場上的一切目標。更不用說配置到每個美軍特種兵手裏的全球衛星定位導航系統(GPS),它能使美軍特種兵不依賴氣象條件在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確定自己的坐標和精確時間,並獲得相關導航信息。這些高科技信息技術猶如一張大網,晝夜監視著阿富汗全境,捕捉塔利班和基地組織的任何目標。

美軍的空軍飛機從巴基斯坦、印度甚至阿拉伯半島、印度洋迪戈加西亞島上的基地起飛,海軍飛機則從北阿拉伯海上的航空母艦和兩棲攻擊艦上起飛。從航母上向阿富汗發起的空襲行動離目標的距離至少為600海裏,艦載機平均飛行時間超過4個半小時,並至少要進行兩次空中加油。而美軍航母艦載機向阿富汗北部地區目標出擊的最遠距離為750海裏,有時需要飛行10個小時。此次航母艦載機作戰距離之遠,在美國海軍歷史上前所未有。合計空軍和海軍,“持久自由”行動中美軍飛行員的戰鬥飛行小時是美軍建軍以來最長的,平均每天15個小時。而美軍用於空襲阿富汗的戰機其實相當有限。在1991年海灣戰爭第一階段的“沙漠風暴”行動中,美軍平均大約用10架戰機對付一個軍事目標。而在“持久自由”行動中,美軍平均1架戰機要對付2個軍事目標。

10月20日後,美軍將空襲目標轉移到阿富汗廣大農村地區的軍事設施,以便摧毀塔利班隱藏在城市之外的武裝力量。一直到12月18日,自10月7日戰爭開始以來美軍首次停止了轟炸,“持久自由”行動第一階段空襲至此結束。在空襲中,美軍戰機共向阿富汗投放了18000個單位的炸彈,其中10000個單位是精確制導炸彈。此次軍事行動中有一半以上的“戰斧”巡航導彈由美軍潛艇發射,而美軍通過提高技術使得“戰斧”巡航導彈的目標周期從1999年空襲南聯盟的“聯合力量”行動中的101分鐘,降到了“持久自由”行動中的19分鐘,這是非常成功而且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