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困頓的泥潭(第2/23頁)

前文有所提及的法國著名記者帕特裏斯·弗朗塞斯希多次冒著生命危險潛入阿富汗遊擊隊控制區,采訪抵抗運動的真實情況。他曾真實記錄了一次親身經歷的伏擊蘇軍運輸車隊的行動:

我們偽裝起來,躲在山坡上的巖石後面靜等了一個多小時。晨曦中的山巒披上了一層霞光。山腳下伸展著一塊狹小的平原,用赭石色石塊砌成的村舍星散在原野上,在這拂曉時分顯得格外寧靜;田野裏點綴著一片片樹林,綠蔭下阡陌縱橫,曲徑纏繞。此時此刻我不禁揣想,戰爭爆發前在這裏生活一定其樂無窮。

離我們一千米開外的平原另一端,蜿蜒伸展著喀布爾—赫拉特公路,這是阿富汗主要的交通幹線之一,從山上看下去,它宛如一條狹長的彩帶。一座規模不大的兵營靜悄悄地蜷縮在公路左側。它的四周聳立著奔騰起伏的山巒,那裏是聖戰者神出鬼沒的地方。

我們所在的地區叫馬伊丹,離首都喀布爾約30公裏。抵抗運動控制著這塊平原和從平原上穿過的這一段公路,周圍一些地方也在聖戰者手裏。我們跟敵人同時活躍在這個地區,但敵人仿佛不存在似的,農民們白天在離兵營300米遠的地裏耕作,晚上時而打上幾發子彈,騷擾敵人徹夜不眠。從戰爭打響以來,幾乎天天如此。

昨天,我下山察看一處陷阱。那裏有三十多輛蘇聯軍車扭扭彎彎地翻著肚皮躺在公路旁,有的被火燒得黑乎乎的,面目全非。被熏黑了的柏油馬路上到處是數不清的彈殼、沾滿血跡的衣服碎片和各種機械的殘骸。在昨天戰鬥中被炸翻的卡車仍在默默地冒著濃煙。

在這條公路上,每周都有補充給養的車隊企圖從這裏經過。車隊總是以偵察直升機開道。聖戰者們時常藏在石洞裏恭候這些車隊,基本做到來者不拒。應該讓敵人納點戰爭稅!

今天早晨,阿齊姆跑來告訴我,據報告又有一個車隊要經過我們這裏。

9時30分,在喀布爾方向一段筆直的公路上果真出現了一串車輛,遠遠看去像條孱弱的毛蟲在蠕動。我舉起望遠鏡一瞧,原來是10輛輕裝甲車護送著13輛帶有拖兜的卡車正朝我們方向開來。它們一輛接一輛,走得十分緩慢,有幾輛車還開著前燈呢。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這是在做夢;天空中沒有直升飛機的影子,也聽不到飛機馬達的轟鳴。俄國人在這裏和不遠處已經遭到過上百次襲擊,難道他們真願意將自己的部隊運到這裏來送死嗎?他們為什麽對月復一月一再重演的伏擊戰不以為然呢?

車隊漸漸向他們靠來,馬達的轟鳴震動著透明的空氣。在我面前的聖戰者一個個趴在各自的武器前等待著,要等第一輛裝甲車拐過一個急彎來到一個山丘旁才能動手。幾分鐘過去了……這怎麽可能呢?俄國人應當明白在這裏很可能再遭伏擊啊……

裝甲車繞過小丘,繼續向前……真主正在天堂等待著聖戰的殉難者呢。遊擊隊員們突然一起開了火……

蘇聯人立即亂作一團。一輛被擊中要害的裝甲車開始起火,滾滾濃煙緩慢地向空中升去。車隊後邊一輛卡車停止轉動,車上的人統統中彈喪命。其余車輛馬上加足馬力,企圖在一片煙火的掩護下逃走。由於時間倉促,這次埋伏布置欠周,因而放走了一些車輛,它們在一公裏以外的平原上又集結起來。

見此情景,十幾名抵抗運動戰士扔掉偽裝,沖下山去。他們把一輛卡車裏的屍體毫不客氣地扔在公路上,然後將卡車推到路邊,想連車帶物一起弄回駐地。蘇聯人這時發現了他們的行動。說時遲那時快,一輛輕型坦克瞬間掉過頭來,爬過幾個小土丘疾速朝伏擊圈開來。幾顆炮彈落在聖戰者四周,炸得泥石飛濺。不一會兒,路邊的那輛卡車中了彈,轟隆一聲被炸得粉碎。

這次伏擊戰一直打到日落。俄國人不再采取行動了,顯然他們害怕在前邊山地再遇厄運。傍晚,遊擊隊員們不時地開槍騷擾敵人,但始終未能接近停在平原上的車隊。17時30分,從南面開來一支龐大的裝甲車隊,在密集火力的掩護下將遭到伏擊的俄國人救出伏擊圈。在突圍逃跑的時候,敵人又損失了兩輛卡車。

在這次戰爭中,抵抗運動只有一人死亡,而蘇聯人可能有十人喪命。蘇聯士兵沒有反擊,也不想反擊。近在咫尺的那個俄國兵營本來可以從一側襲擊聖戰者,但他們始終龜縮營內,沒有任何動靜。

這樣的襲擊在阿富汗每天都會上演。在山地條件下,只要一輛車被擊毀或拋錨,就會導致整個車隊陷入被動局面。為解決這個問題,蘇軍運輸車隊各車輛均裝備了發煙罐,一旦遇到阿富汗遊擊隊伏擊,各車車長就拋出發煙罐,使車隊被煙幕遮住,以減弱阿富汗遊擊隊火力殺傷效果,車隊在煙幕掩護下迅速撤離危險區。如果有車輛被擊中或拋錨,該車和前後相鄰車輛的車長立即將發煙罐拋到這輛車周圍,形成煙幕屏障;然後,牽引車在煙幕掩護下接近被損壞車輛,掛上鋼纜,將這輛車拖至安全地帶。在拋發煙罐、搶救遇險車輛的同時,還要組織火力掩護,以壓制阿富汗遊擊隊的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