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抗英戰爭(第6/6頁)

喀布爾城內謠言紛起,阿富汗人口口相傳——所有部族首領將被逮捕押往倫敦,舒佳國王命令要殺死所有異教徒。一切漸漸達到臨界點。1841年11月1日,號召起義的傳單甚至發到了伯恩斯手裏。伯恩斯見勢不妙,打算撤回印度,但為時已晚。11月2日,喀布爾猝然爆發全面起義,各地部族武裝舉行聯合反攻。怒不可遏的喀布爾人手持各種原始的武器,沖向預定目標。

起義者占領了伯恩斯的官邸,伯恩斯和他的隨員被憤怒的阿富汗人砍成碎塊,英國金庫裏儲存的1.7萬磅黃金被起義者瓜分一空。舒佳的雇傭軍被纏在狹窄的街道上,遭到痛擊。起義者當晚占領了喀布爾,第二天開始進攻城外的英軍軍營等據點。英國人驚呼:“阿富汗全國居民都拿起武器反對我們了!”

如部分英國軍官事先擔心的那樣,由於工事薄弱、守衛力量不足和距離太遠,英軍軍營很快被阿富汗人攻克。起義者果然占領了軍需庫和英軍軍營之間的那些堡壘和帶墻院落,軍需庫被圍困起來;英軍經過抵抗,只得放棄軍需庫中所有物資,從地下通道逃走。前沿地區的恰裏卡爾據點由一團英軍廓爾喀士兵駐防,此前大放異彩的埃爾德雷德·璞鼎查中尉負責指揮。當地阿富汗部族首領借與璞鼎查會晤的機會,突然發難,一刀砍倒了璞鼎查的助理,隨即向恰裏卡爾據點發動進攻,斷絕了據點的水源;英軍堅守了一段時間,因饑渴難耐被迫撤離,最後只有身受重傷的璞鼎查和另外一名軍官活著與英軍主力會合。加茲尼附近的英軍據點也遭到同樣的攻擊,結果是駐防英軍無一生還。戰至9日,阿富汗起義者攻占了喀布爾至巴拉·喜薩爾要塞間的全部據點,大批阿富汗部族武裝紛紛來到喀布爾匯合。

1841年11月10日,多斯特·穆罕默德之子阿克巴汗率領的部族武裝進入喀布爾。阿克巴汗意志堅強,遇事果斷,被稱為“阿富汗的幸福與光榮之星”。從英軍進入阿富汗之日,他就開始與英國人周旋;他參加了加茲尼之戰,後來去布哈拉組織騎兵,隨父王在普爾汪達臘勇挫英軍。阿克巴汗反對父王多斯特·穆罕默德向英國人屈服,遂退入山區,重整隊伍。1841年10月,他進軍巴米揚,與英軍反復戰鬥,現在又來到了喀布爾。於是,阿克巴汗被一致推舉為抗英武裝力量的領袖。危局之下,設在巴拉·喜塞爾要塞中的英軍司令部裏一片混亂。駐喀布爾英軍司令埃爾芬斯頓將軍主張立即將軍隊撤到賈拉拉巴德,待印度的援軍到達後,重新占領喀布爾,麥克諾頓則打算以談判來拖延撤軍,分化起義者,等待援軍從印度到來。經過激烈的爭吵,英國當局最後同意采用麥克諾頓的計劃。

在麥克諾頓看來,年僅25歲的阿克巴汗缺乏政治經驗。麥克諾頓試圖用金錢收買阿克巴汗,承諾給他120萬盧比的現金以及每年20萬盧比的年金;麥克諾頓還許諾讓阿克巴汗成為舒佳的宰相,如有條件甚至可以讓阿克巴汗成為阿富汗國王。他送給阿克巴一支手槍和一輛豪華馬車作為見面禮。阿克巴汗口頭應承下來,接受了麥克諾頓的手槍、馬車、現金和書面簽字。他邀請麥克諾頓參加起義者首領會議,準備在會上對付麥克諾頓。送走了麥克諾頓,阿克巴汗將這些證據拿給其他部族首領看;阿富汗各部族首領明白了英國人的詭計,紛紛同意按阿克巴汗的布置行事。

1841年12月23日,聖誕節前一天,阿富汗抗英起義軍首領會議正式召開,參會的阿富汗代表和英國代表各6人。會上,阿克巴汗講完開場白,突然揭露麥克諾頓的計劃。阿富汗起義者按事先的安排動手,參加會談的數名英國代表被殺,屍體還被拖出去遊街,擺到市場上公開展示。麥克諾頓在反抗時被阿克巴汗親自開槍擊中,被憤怒的阿富汗人活活砍成碎塊。幾名英國代表被迫騎著馬,各自跟在一名阿富汗部族首領後面,方得以逃脫。有一名英國代表的馬絆了一跤,他摔落下來,隨即也被撲上來的大群阿富汗人砍成碎塊。

殺死麥克諾頓後,阿克巴汗代表與會的16名阿富汗部族首領,向英國人提出5項要求,包括英軍必須立即撤出阿富汗,大炮除保留6門外須全部交出,向阿富汗人移交全部彈藥,移交金庫所有現金,交出所有已婚軍官和他們的妻子作為人質,直到多斯特·穆罕默德和其他俘虜被放回來為止。埃爾德雷德·璞鼎查警告英國人,好戰的阿富汗人靠不住,他們不會輕易放英國人離開,英軍只能殺出一條路撤往賈拉拉巴德。但英軍將領們告訴他,現在無計可施。最終英國人除不接受人質條件外,被迫簽字同意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