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4/4頁)

現在,碾莊圩戰鬥結束了,粟裕有了片刻閑暇,此時的他卻毫無睡意,浮想聯翩。

淮海戰役最初是他向中央軍委建議的,中央軍委也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並決定采取“圍點打援”戰術,集中力量先解決掉黃百韜兵團。碾莊圩的戰鬥主要由他指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發來的電報中屢屢有這樣的話:“與戰鬥有關的一切事宜需根據實際情況見機行事,不必事事請示。”這就給了粟裕最大限度的指揮權,就是憑借“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指示,粟裕才能根據戰局實際,數次調整計劃,保證整個戰鬥取得了預定的效果。

隨著碾莊圩殲滅戰的推進,雙方投入的部隊越來越多,戰鬥範圍也越來越大。由於中央軍委遠在西柏坡,認為有必要成立一個前線指揮的最高領導機構。令他欣喜的是,16日他收到中央軍委的電報,決定成立總前委,統籌領導淮海戰役的作戰和支前工作。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劉、陳、鄧三人為常委,鄧小平任書記。

中央軍委的決定讓他感覺有了主心骨,有總前委的統一領導,自己對在碾莊圩殲滅黃百韜兵團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19日,華野攻入了碾莊圩外圩。第二天,攻入黃百韜兵團指揮部,21日,激烈的碾莊圩戰鬥接近尾聲。

22日這一天,華野司令部安靜得出奇,大家都把眼睛盯著電話機,靜靜地等待前方的消息。一直等到下午三四點鐘,電話終於響了:“報告司令員,敵人已經全線潰敗,我們正在逐屋逐院搜索黃百韜本人。”

“太好了,打得漂亮!你們繼續搜索,一定要找到黃百韜本人,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粟裕說完,長舒了一口氣,像是搬掉了壓在心頭上的一座大山,然後只見他雙手抱頭,痛苦地呻吟起來,不大一會兒就失去了知覺。

粟裕頭疼的老毛病又犯了。

指揮部的所有人都被這突然發生的情況嚇壞了。有的趕快上去掐粟裕的人中,有的去摸他的脈象,有人跑得飛快趕去請醫生。突發情況報告給淮海戰役總前委後,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等人立即做出指示,不惜一切代價治好粟裕的頭疼病。

醫生帶著急救箱飛快趕到了,其他人自覺散開留下施救的空間。醫生先把把脈,然後用聽診器聽聽他的心跳。片刻之後,醫生說:“大家別著急,他的頭疼病又犯了,我先給他打個止疼針,讓他好好睡一覺就沒事了。”眾人把粟裕擡到床上,打過針後,醫生讓大家都出去,叮囑警衛員守在這裏,看著他睡覺,中間誰也不要打擾他。

粟裕的頭疼病,別人不知道,可醫生是很清楚的,他已經不止一次見過粟裕發病了。以前發病沒有這麽嚴重,估計這次是太疲勞、太焦慮,他已經幾天幾夜完全沒有休息。粟裕之前曾經六次受傷,最早可追溯到南昌起義的時候。他的頭部受過兩次傷,有一次在激烈的戰鬥中,敵人的迫擊炮彈打過來,炮彈在他的身邊爆炸,他覺得頭部被猛地一擊,隨後就倒下來昏了過去。戰士們發現他滿臉是血都嚇壞了,急忙給他包紮並要擡他下戰場,可他蘇醒後還堅持不下火線,讓戰士們去追擊敵人不要管他。之後被轉到後方醫院,治療了幾個月才痊愈。那時粟裕還是政治主任,有人曾開玩笑說:“粟主任爆頭都不會死,可見他的命有多硬啊!”當時的粟裕也笑著回答:“我這個人命大,誰也別想奪走我這條小命!”但多次受傷給粟裕的身體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一到陰雨天氣他的傷口就會又癢又疼,落下了頭疼的毛病,一旦戰事緊張、壓力過大,休息不好,頭疼病就會復發,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暈死休克現象。

蘇醒後的粟裕記憶還停留在頭天暈倒的時候,他喊來警衛員,第一句話就問:“黃百韜抓到沒有?”警衛員搖了搖頭說:“沒有。沒找到人,也沒找到屍體。”聞聽此言,粟裕一骨碌爬了起來,對警衛員說:“給我個饅頭,我餓了!吃飽了好繼續尋找我這位老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