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3/5頁)

11月15日,受蔣介石委派,顧祝同、郭如桂等到徐州督戰。徐州“剿總”前進指揮部內一片忙亂景象,杜聿明桌上的電話不時地響起,一會兒是邱清泉的,一會兒是李彌的,都在急促匯報部隊進展情況。杜聿明看到他們來了,趕快滿臉堆笑地迎出去與顧祝同握手寒暄:“總長,您來了,快請坐。”與對待顧祝同的態度截然相反,杜聿明看看郭如桂,只是冷淡地點點頭,拒絕與他握手。

杜聿明向顧祝同一行匯報了近幾日調集部隊援救黃百韜兵團的情況,說:“邱、李兵團12日就已經奉命出發了,可想不到共軍華野調集了好幾個縱隊進行打援、阻擊,致使邱、李兵團推進極其緩慢,每日只能前進一二公裏,照這樣下去,救援很難成功啊!”

顧祝同毫不遲疑地說:“再難也要救。這是委員長的命令。給邱、李兩人下死命令,務必要按期到達預定目的地,否則軍法處置。”

收到杜聿明的電報,本就不願前往的邱清泉和李彌,此刻更是一肚子怨氣。收到電報後,邱清泉“啪”的一聲把電報拍在桌子上,破口大罵:“媽的!今天來個‘軍法處置’,明天來個‘軍法處置’,只會拿這個來壓人,我們難道不想盡快到達嗎?!要不然你們自個來試試,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顧祝同傳達完蔣介石的指令,又與杜聿明研究下一步徐州“剿總”的部署和戰法,趁郭如桂上廁所的間隙,杜聿明終於逮到了與總長獨處的機會,他憤憤地說:“總長,您怎麽把‘小鬼’帶到我這裏來了,我一直懷疑其人有共黨嫌疑,反正有他在場討論的計劃部署我是不會執行的。”

顧祝同頓時把臉拉了下來說:“光亭,想不到你也說這些不著邊際的話!都啥時候了,你這個副司令還是全力以赴指揮戰鬥,趕快救黃百韜第七兵團的命吧!”

杜聿明嘟囔道:“越是這個時候越要防備共諜,小心方能行得萬年船。”

顧祝同板著臉沒有搭話,杜聿明就不敢再嘮叨。

杜聿明在“剿總”和顧祝同“運籌帷幄”之時,並沒有意識到一場不期而遇的戰鬥正在悄悄拉開帷幕。當日晚,為切斷邱、李兵團的退路,粟裕命令華野幾個縱隊自徐州東南的房村一帶出發,經由潘塘鎮向北楔入,打算把邱、李兵團進攻部隊也給“包個餃子”。巧合的是,打起仗來不要命,一貫驕橫狂躁人稱“邱瘋子”的邱清泉並不完全是草包一個,也就是在當天下午,他派出七十四軍從徐州向東南潛行,意圖迂回至雙溝一帶,然後向北轉進,側擊碾莊圩以西的華野部隊。16日淩晨,這兩支有著近乎同樣意圖的部隊在潘塘東南的周樓意外“邂逅”。伸手不見五指的夜幕中,銜枚疾行的雙方幾乎同時意識到了對方的存在。一陣槍炮聲響過,七十四軍才意識到對方絕不是小股襲擾的“土八路”,華野各縱隊也發現對手並非是一口就能吃掉的雜牌軍,雙方激戰至天亮,相互才確認對方是大有來頭的。就這樣,一場事先誰都沒有充分準備的遭遇戰生生打成了雙方主力部隊硬碰硬的交鋒對壘。一天激戰過後,雙方都沒有占到太大的便宜。17日上午,華野研判到此次戰鬥的原定意圖已無繼續的必要,於是及時調整部署,主動將部隊後撤。

可笑的是,隨著華野的主動後撤,一場被國民黨軍上上下下濃墨重彩渲染而成的“徐東大捷”的好戲卻轟轟烈烈地鳴鑼開演了。

11月17日,國民黨東援部隊還在繼續攻擊,九時,空中偵察發現華野有若幹個縱隊後撤,劉峙、杜聿明、邱清泉等均判斷中共部隊全線退卻,遂下令全力追擊。上午,第三十二師九十五團袁團長打電話給龔師長,匯報重大戰果:“報告師座,昨天晚上有一支中共部隊大概四五百人沒有跑掉,約一個營的兵力,被我們反包圍把他們統統給俘虜了。”

龔師長一聽,一下從椅子上蹦了起來,抑制不住興奮地喊道:“好!好!還是你老袁有辦法。說準確點,一共俘了多少人,繳了多少槍?”

袁團長興奮地說:“我們還在清點。繳獲的不但有步槍、機槍,還有不少迫擊炮呢。”

這是開戰以來國民黨部隊聽到的絕無僅有的好消息。龔師長不假思索,立即抓起電話報告了邱清泉,邱清泉聽後興奮異常,立即指示:“讓他們好好清點一下,回頭通知記者去拍些照片,要大力宣傳,以此鼓舞我部全體官兵的士氣。”

放下電話,邱清泉一邊踱步一邊自言自語:“我邱清泉的部隊就是能打勝仗,打硬仗!”

於是,邱清泉抓起電話,向劉峙報告:“劉總司令,共軍全線撤退了!徐東大捷!徐東大捷了!”然後把情況仔細匯報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