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拉伯人對敘利亞的征戰行動(632—655 A.D.)(第5/11頁)

大家同意停止屠殺行動,大馬士革向阿布·歐貝達投降的區域,立刻可以獲得條約的保障,並且請求公正和明智的哈裏發做出最後的決定。[297]絕大部分民眾接受宗教自由繳納貢金的條款,大馬士革仍舊留下了2萬名基督徒。但驍勇善戰的托馬斯還在繼續奮鬥,生而自由的愛國志士投效到他的旗幟之下,情願過著貧窮和放逐的生活。在鄰近的草原上,無數營地容納著教士和俗家子弟、士兵和市民、婦女和孩童。他們在倉促和恐懼之下僅帶走最值錢的動產,放棄位於風景優美的法爾帕爾河兩岸祖傳的房屋,這使他們感到悲傷和痛苦。居民的不幸災難根本無法感動哈立德的鐵石心腸,他與大馬士革人為了庫存谷物的所有權大肆爭執,想盡辦法要使城市的守備部隊得不到條約的好處,勉強同意每個難民為了自衛,可以攜帶一把刀、一根長矛或是一張弓,同時態度很嚴厲地宣布,在暫緩3天的屠殺行動以後,要把他們當成穆斯林的敵人,繼續追捕絕不寬恕。

一名敘利亞青年熾熱如火的愛情,使大馬士革的逃亡人士慘遭滅亡的下場。約納斯[298]是住在城裏的貴族,已經與家世富有的少女訂親,但她的雙親延後了婚禮的時間,她被約納斯說服,願意跟合她心意的這個青年逃走。他們花錢買通凱山門夜間的守衛,愛人在前面探路,被一個阿拉伯的分隊包圍,但是他用希臘話大聲叫喊:“鳥被人抓住了!”警告這名少女趕快退回去。他被送到哈立德的面前用處決來脅迫,不幸的約納斯只有公開承認,他相信唯一的真主以及使徒穆罕默德,要繼續善盡責任成為勇敢和誠摯的穆斯林,直到殉教為止。

當城市被阿拉伯人奪取後,他盡快趕到修道院,優多西婭已在那裏找到棲身之地,但是她拋棄了這名愛人,身為叛教者的他受到大家的仇視。她為了宗教寧願舍棄自己的家園。毫無惻隱之心的哈立德行事非常公正,拒絕用武力拘留大馬士革任何一個男性或女性居民。哈立德遵守條約的規定,給城市4天的期限,同時他非常關切後續的征服行動。但是在計算時間和距離以後,發現沒有希望追上早已離城的民眾,殺戮和搶劫的意願無法達成。約納斯卻向他保證可以追上疲憊的逃亡人員,並且不斷要求,最後他決定聽從約納斯的話。於是哈立德率領4000名騎兵,假裝是身為基督徒的阿拉伯人,開始發起追擊行動。他們只在祈禱的時候休息片刻,向導對於整個鄉間的情況非常了解,大馬士革人一長列的足跡清晰可見,然後突然消失,但薩拉森人還是發現商隊轉向山區,很快就會落到他們的手裏。他們翻越利巴努斯山脈的棱線時,遭遇到無法忍受的困難,久經戰陣的宗教狂熱者也陷入意志消沉的狀況,只有這個愛人有百折不撓的勇氣,非常樂觀地要堅持到底。從鄉下一名農夫的口裏得知情況後,皇帝下達命令給這群流亡人員,要沿著海岸繼續前進不要耽擱行程,這條大路可以到達君士坦丁堡。這種做法可能是顧慮安條克的士兵和民眾,怕看到或得知他們所遭遇的慘狀而影響到士氣。

薩拉森人在向導帶領之下通過加巴拉[299]和拉奧狄凱亞地區,盡量與城市保持相當的距離。雨不斷地下,夜晚是一片漆黑,他們與羅馬人的大軍只隔著一道山嶺。哈立德對弟兄們的安全感到極為憂慮,甚至將一個兆頭不祥的夢小聲告訴他的同伴。到了天亮以後,所有的情況都已一目了然,他們看到大馬士革人的帳篷安紮在一個風景宜人的山谷中。經過很短一段時間的休息和祈禱,哈立德將騎兵分為4個中隊,由他最信任的德拉爾指揮第一中隊,最後一個中隊由自己掌握。他們陸續沖進亂成一團的群眾之中,這些人準備的武器也不夠,完全被憂愁和疲憊制服。除了一個俘虜受到寬恕而被允許離開以外,阿拉伯人感到非常滿意,認為沒有一個男女能逃過他們鋒利的彎刀。大馬士革帶出來的金銀散布在營地中,皇家的衣服僅絲織品就有300件,足夠供應一支赤裸的蠻族軍隊。在戰鬥的喧囂聲中,約納斯看見也找到了要追尋的目標,但是他這種卑鄙齷齪的行為使她燃起滿腔的怒火,優多西婭痛恨他的擁抱而不斷掙紮,就用一把短劍刺進自己的胸口。另外一位女性是托馬斯的孀婦,有人說她是赫拉克利烏斯的女兒,不知是真是假,她不僅留住性命而且免付贖金被放走。但哈立德的寬宏大量是出於藐視的心理,傲慢的薩拉森人等於下了一封挑戰書,拿來羞辱愷撒的寶座。哈立德突入羅馬行省的心臟地區深達150英裏,同樣在機密而又快速的狀況下回到大馬士革。歐麥爾繼位後就將“真主之劍”調離指揮軍隊的職務,哈裏發責備他的冒險行動過於草率,但還是禁不住要贊譽他的英勇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