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拉伯人對敘利亞的征戰行動(632—655 A.D.)(第6/11頁)

大馬士革的征服者另外一次遠征行動,同樣顯示出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財富,不是過分貪婪就是極度藐視。他們獲得信息說是離城30英裏有一個阿比拉市集[300],被整個地區一年的產物和商品堆滿。那裏有一位虔誠隱士所住的小屋,每年這個時候有大群朝聖的民眾前來朝拜。的黎波裏總督的女兒要在此舉行婚禮,使得貿易和宗教的節慶更為熱鬧和高貴。雅法的兒子阿蔔杜勒是一位光榮和神聖的殉教者,打起旗號帶著一隊500人的騎兵,執行充滿宗教熱忱和有利可圖的任務,要去掠奪不信者的財產和金錢。等到他快要接近阿比拉市集時,聽到探子的報告不禁大吃一驚,說是前方聚集了大量的群眾,包括猶太人和基督徒、希臘人和亞美尼亞人、敘利亞的本地人和埃及的外鄉人,總數不下1萬人,此外伴隨新娘的還有5000名騎兵的衛隊。薩拉森人只有暫時停下來,阿蔔杜勒說道:“我是不甘心就此退兵的。敵人眾多而且極為危險,但談到我們的報酬,不論是在今生還是來世,同樣的豐碩富足而且保證可以到手。現在讓每個人自己決定,要去的跟我走,不願的可以回去。”沒有一個穆斯林要離開他的隊標,阿蔔杜勒向基督徒的向導說道:“你在前面領路。你將會知道,先知的友伴任何事都可以辦得成。”他們分為5個中隊發起沖鋒,但等到奇襲造成的初期優勢喪失以後,受到數量龐大的敵人包圍,幾乎全軍覆滅。英勇的隊伍形成奇特的對比,就像一頭黑色駱駝的皮毛上面有一個白色的斑點。[301]大約在日落時,他們的武器從手中墜落,在死亡的邊緣苟延殘喘,這時發現一陣飛塵迅速接近,聽到深受歡迎的呐喊[302],立刻出現哈立德的旗幟,他領導騎兵用最快的速度前來解救他們。基督徒被他的攻擊打得潰不成軍,他在後面追殺一直到達的黎波裏河的岸邊。逃走的人群留下市集所有的財物:那些展示出來待賣的商品,那些用來購買貨物的金錢,那些婚禮的華麗裝飾和禮物,還有總督的女兒和40名侍女。馬匹、驢子和騾子的背上,裝載著水果、糧食、家具、金錢、餐具和珠寶,受到宗教庇護的強盜得勝後回到大馬士革。憤怒的隱士與哈立德發生了一些短暫的爭吵,沒有受到殺害成為殉教者,孤獨地留在血流滿地滿目瘡痍的現場。

(五)圍攻埃米薩和葉爾穆克會戰(635—636 A.D.)

敘利亞[303]是最早發展農耕獲得改進的區域之一,選擇這個地方作為目標倒是很有價值。由於鄰近海洋和山地,加上廣大的森林和充足的雨量,炎熱的氣候得到適當的調節,肥沃的土壤供應生存所需的物資,促進人類和牲口的繁殖。從大衛王時代到赫拉克利烏斯在位,整個國度布滿古老而興旺的城市,居民的數量眾多而且生活富裕,雖然遭受專制政體和宗教迷信長期的摧殘,波斯戰爭在近期內造成重大的災害,敘利亞對於沙漠掠奪成性的部落仍舊深具吸引力,也使他們能獲得物質和金錢的報酬。

從大馬士革到阿勒頗和安條克是一望無垠的平原,行程長達10天,西邊有曲折蜿蜒的奧隆蒂薩河流過,可以引水灌溉農田。利巴努斯山脈有正向和逆行兩重山脊,從北方向南延伸,位於奧隆蒂薩河與地中海之間,特別得到“凹地”的稱呼,是指這條綿長而多產的山谷,南北兩端的界限是兩道峻嶺,有著積雪不消的山峰。敘利亞因為地理的記載和征服的關系,其中有些城市並用希臘和東方的名字,我們可以指出埃米薩或霍姆斯、赫利奧波利斯或巴貝克,前者是平原的主要城市,後者成為山谷的首都。在最後的愷撒統治之下,這些城市的防禦堅固,人口眾多,遠處就可看見閃閃發光的塔樓,市區的面積寬廣,布滿公私各種建築物,市民以積極的進取心著稱於世,或者說態度非常高傲,他們富於資財,或至少習於奢華的生活。在異教信仰的時代,埃米薩和赫利奧波利斯兩個地方全都沉溺於敬拜巴爾,也就是太陽神。但是他們的迷信和卓越的成就之所以式微,主要是出於運道和財富產生變化。埃米薩的廟宇沒有留下任何遺跡,過去這所廟宇曾被詩意地比擬為利巴努斯山的絕頂。巴貝克的廢墟雖然古代的作者沒有見到,但是仍舊引起歐洲旅行家的好奇和留連。[304]這座廟宇經過測量有200英尺長,100英尺寬,正面的裝飾是兩排柱廊,各有8根石柱,兩側各有14根石柱,每根石柱有45英尺高,由3個巨大的石塊或大理石組成。這種科林斯式柱型的比例和葉飾表現出希臘的建築藝術,但是巴貝克從來不是首都,也沒有國君停留,我們無法理解這樣雄偉的建築所需經費來自何處,難道是私人慷慨解囊?還是城鎮的大力支助?[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