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哥特人的崛起和多瑙河地區的征戰(366—375 A.D.)(第2/3頁)

哥特人戰爭的光彩奪目和聲勢浩大,當代有歷史學家對其大肆頌揚。[293]其實除了成為帝國衰亡的先聲之外,沒有突出的事件值得後代子孫特別重視。哥特人的國君年邁,並沒有領導日耳曼人和西徐亞人的部族到達多瑙河畔,更不可能遠抵君士坦丁堡的城門,只是把危險而光榮的防衛作戰托付給英勇的阿薩納裏克,為了對抗眼前的敵人,竟想用衰弱無能的手控制龐大國家的全部力量。羅馬人在多瑙河上架起一座浮橋,瓦倫斯禦駕親征(367—369 A.D.)鼓舞部隊的士氣,個人的英勇倒是可以彌補他對兵法的無知,同時很明智地決定要尊重維克托和阿林蘇斯的意見,這兩位分別是騎兵和步兵主將。於是他們運用技巧和經驗指導戰役的進行,但發現無法將西哥特人從山區堅強的據點中驅走。在冬天快要接近時,經過兵燹的平原空無一物,迫得羅馬人只有退過多瑙河。翌年夏天淫雨不斷,使得河水高漲,雙方只有暫且休兵,瓦倫斯皇帝在整個夏季都被困在梅西亞納波裏斯的營地。戰事到了第3年,變得對羅馬人有利,哥特人的狀況日益艱苦。貿易中斷使蠻族無法獲得滿足享受的物品,這些已成為生活所必需,要是缺乏就會感到狼狽不堪。廣大的區域赤地千裏,很可能發生饑饉,對蠻族形成威脅。阿薩納裏克被迫背水一戰,在平原上損失慘重。戰勝的將領運用更毒辣的手段在後面窮追猛打,只要將哥特人的頭顱帶到皇家的營地,均能獲得高額的懸賞。

蠻族的降服平息了瓦倫斯和軍事會議成員的怒氣,君士坦丁堡元老院奉承頌揚的諫言,首次以公論之名進行,皇帝聽到後感到心滿意足。負責指揮戰事的將領維克托和阿林蘇斯,被授權制定議和的條件:迄今為止蠻族所享有的貿易開放權利,將嚴格限制在多瑙河的兩個城市;由於他們的首領膽大妄為,所以扣留應有的賞賜和補助金作為嚴厲懲罰。這些規定只針對阿薩納裏克一人,此舉要讓西哥特人的其他士師看到,比起作戰所得的虛名,他們可以獲得更大的好處。瓦倫斯的大臣舉行會談時,提出這些條件,阿薩納裏克面對當前的情勢,只顧個人的利益,不管在他統治下其他階層的死活,只想保留自己和族人的地位。他堅持自己的聲明,說戰事不應完全由他負責,且他並沒涉及違犯條約的偽誓罪,甚至沒有踏上帝國的疆域,同時他重視神聖的誓言,從新近發生的羅馬人叛亂案中,可以肯定他的立場。多瑙河沿岸分隔兩個獨立國家的領土,被選來作為會議的地點。東部的皇帝和西哥特人的士師,在相等數量的武裝隨員陪伴下,乘坐平底船前進到河流中間。在批準條約和提供人質以後,瓦倫斯擺出凱旋的場面回到君士坦丁堡。哥特人維持寧靜的狀況達6年之久,等到成群結隊的西徐亞人從北方的寒冷地區長驅南下,逼得哥特人又開始沖進羅馬帝國。[294]

西部皇帝將下多瑙河的指揮責任委付給皇弟,自己專心照顧雷提亞和伊利裏亞各行省的防務,等於沿著歐洲最長的河流延伸數百英裏。瓦倫提尼安的政策有積極進取的精神,要繼續構建新的工事堡壘來鞏固邊疆的安全。但在執行這種政策時,唯一的缺點是會激起蠻族的不滿和憤慨。誇迪人提出申訴,預定興建的堡壘選址在他們的領地內,這些怨言促使羅馬當局采取合理而溫和的措施。伊利裏亞的主將埃奎提烏斯答應暫時中止工程的進度,靜候君王頒布明確的指示。這樣的處置受到高盧統領的熱切贊同,卻傷害到一位競爭對手,就是像暴君一樣毫無人性的馬克西明,倒是使埃奎提烏斯的兒子平步青雲。瓦倫提尼安無法控制急躁的個性,聽信寵臣所提出的保證,說是把統治瓦倫裏亞的大權和工程的執行,全部交付給埃奎提烏斯責負盡職的兒子馬塞利努斯,皇帝就可高枕無憂,不用再為蠻族厚顏無恥的抗議而煩心。然而這位年輕而卑劣的大臣,傲慢自大的行為侮辱了羅馬的臣民和日耳曼的土著。他認為要盡快建立蓋世功勛,以向世人證明快速擢升是自己應得的報酬。他假裝收到誇迪人國王蓋比尼烏斯遜恭有禮的來函,表示出重視和關切之意,但這別有用心的殷勤姿態掩蓋住了他那血腥而毒辣的陰謀,輕信別人的國君被說服,接受馬塞利努斯迫切的邀請。我對於要在敘述類似的罪行時,讓表達的方式不完全雷同,實在已經感到詞窮。

在帝國遙遠的地區,同一年內竟然有兩位皇家的將領,在他們那不諳待客之道的桌上沾染著君王的鮮血,而且當著他們的面,毫無人性地謀殺貴賓和盟友,關於這些我又該怎麽為讀者交代清楚呢?蓋比尼烏斯和帕拉的命運完全相同,但君王的慘死所激起的憤怒之情,就亞美尼亞人卑躬屈節的奴性和日耳曼人豪邁不羈的精神,所造成的反應卻完全不同。誇迪人在馬可·安東尼當政時,曾將恐懼帶到羅馬的城門前,但如今他們那無與倫比的實力已經消退。但他們仍舊擁有武力和勇氣,絕望中的奮鬥更是勢不可當,還能獲得盟友薩爾馬提亞人的騎兵支援。兇手馬塞利努斯缺乏遠見,他為了鎮壓菲爾穆斯的叛亂,將善戰的老兵抽調一空,整個行省的防禦能力薄弱,暴露在蠻族狂怒的報復之下。他們在作物收成的季節入侵潘諾尼亞(374 A.D.),搶劫的物品只要無法運走就毫不留情地毀棄,對於空虛無人的堡壘工事不是不予理會,就是加以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