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耳曼地區的陸上和海岸的蠻族入寇(365—371 A.D.)

新任皇帝登基時,按照慣例和條約規定應該賜給蠻族大批禮物。烏爾薩西烏斯是瓦倫斯的禦前大臣,為人吝嗇又態度傲慢,送給蠻族的東西不僅數量減少,而且質量很差,使得阿勒曼尼人的使臣大為不滿。他們在強烈地抗議後,表示要把受冒犯的狀況告訴族人。阿勒曼尼人的酋長覺得自己受到了藐視,激起他滿腔的怒火,黷武好戰的青年蜂擁至作戰的旗幟下。在瓦倫提尼安越過阿爾卑斯山前,高盧人的村莊已受到戰火的蹂躪。等到他的部將達迦萊法斯領兵前去迎戰,阿勒曼尼人已經帶著俘虜和戰利品安全退回日耳曼人的森林。次年初(公元366年1月),阿勒曼尼人將整個民族的武裝力量,編成幾個實力堅強而且人數眾多的縱隊,趁著北國酷寒的冬天河流凍結,渡過萊茵河所形成的天塹。兩位伯爵率領的羅馬軍隊被擊敗,伯爵們自己也受重傷而死,赫魯利人和巴塔維亞人的鷹幟落入獲得勝利的敵人的手裏。他們用侮辱的叫聲和威脅的姿態,展示自己所獲得的戰利品。鷹幟後來又被奪回來,但是巴塔維亞人玷汙聲譽逃走的醜態,被要求嚴厲的領導者看在眼裏,真是無法挽救的奇恥大辱。

瓦倫提尼安的治軍觀點,是士兵畏懼自己的長官更甚於畏懼敵人。部隊在氣氛很嚴肅的狀況下集結,面無人色的巴塔維亞人被皇家的軍隊包圍在中間。瓦倫提尼安步上將壇,他說要是判處這些膽小鬼死刑等於玷汙他的手。但他無法忍受那些身為軍官的人給他帶來的難以洗刷的恥辱,他認為他們的無能和怯懦,才是被敵人打敗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把擔任軍官的巴塔維亞人從軍階上除名,剝奪他們的武裝,然後當眾指責,賣給出價最高的人為奴隸。在令人膽戰心驚的宣判中,犯罪的部隊全部匍匐在地上,祈求君主的寬恕同時提出保證,只要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一定會證明自己不會侮辱羅馬的名聲和身為軍人的責任。瓦倫提尼安裝出勉為其難的樣子,為他們的乞求所感動,就把武器發還,同時赦免他們的罪行。巴塔維亞人舉著武器發誓,要用阿勒曼尼人的血來洗刷他們的恥辱。

達迦萊法斯婉拒了主將的職責,很謹慎地表示工作對於他而言太過艱巨,之前要不是因為跟他競相殺敵的同僚約維努斯在戰役快要結束時處置得宜,趁著蠻族的兵力分散,把當前的困境轉變成有利的態勢,這位經驗豐富的將領難免要吃敗仗。於是瓦倫提尼安命令約維努斯率領紀律嚴明的大軍,包括騎兵、步兵和輕裝部隊,展開嚴密的搜索,迅速向著梅斯地區的斯卡波那前進,在阿勒曼尼人來得及抵抗之前,對一大群敵人發動奇襲。部隊毫無傷亡,輕易贏得勝利,使士兵感到極為興奮。敵人另有一批人馬也可以說是他們的主力,在鄰近地區燒殺擄掠,無所不為,直到人畜為之一空,正在莫瑟爾河陰涼的岸邊休息。約維努斯是對地形有獨到眼光的將領,帶領部隊銜枚疾走,穿過一條深幽而林木叢生的溪谷,直到發現怠惰的日耳曼人並沒有派出警戒,忽視休息時的安全。他們有些人在河裏洗濯健壯的軀體,梳理淡黃色的長發,還有很多人肆意地大口痛飲美酒,突然聽到羅馬人的號角聲音,發現敵人已經進入營地,他們在驚懼之中亂成一團,喪失秩序,繼而慌張地逃命。就是最勇敢的武士在混亂的群眾當中,都無法進行有效的抵抗,被羅馬軍團和協防軍的士兵,用刀劍和標槍如砍瓜切菜一樣當場殺死。

幸存的人員逃避到最大的第三座營地,位於卡塔勞尼亞平原,靠近香檳省的沙隆,星散開來的分遣部隊都被召回到主將的旗幟下。蠻族的酋長看到自己的同胞遭到這種下場,全部都提高警覺,準備迎擊瓦倫提尼安的部將,要與得勝的敵軍進行決一生死的會戰。相持不下的戰鬥使雙方血流成河,不僅勢均力敵而且互有勝負,整整廝殺了一個長長的夏日,羅馬人終於取得優勢,損失1200人,阿勒曼尼人有6000人被殺,4000人受傷。英勇的約維努斯追殺逃走的敵軍殘部,一直趕到萊茵河的岸邊,然後班師回到巴黎(公元366年7月),接受君王隆重的歡迎,在次年擢升到執政官的名位。[250]

凱旋的羅馬人因為對待被俘國王的做法,使得英名受到玷汙,在氣憤的羅馬將領不知情的狀況下,部隊把國王吊死在絞架上。之所以發生這種不榮譽的殘酷行為,是因為瓦多邁爾的兒子威西卡布在精心策劃之下被謀殺。這位日耳曼人的王子身體雖然衰弱多病,但具有勇敢和無畏的精神,這件事激起部隊的憤怒。在羅馬人的唆使和包容之下,發生多起國內暗殺事件,這種行為違反了法律的仁慈和公正,也暴露出一個懦弱而衰亡的帝國,深藏在內心的憂慮和恐懼。若能有足夠的軍事力量來維持信心,在大庭廣眾下就不必用短劍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