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淵源於猶太教的頑固宗教狂熱(第3/5頁)

拿撒勒人離開耶路撒冷的廢墟,來到約旦河東岸一個叫作佩拉的小鎮,古老的教會在寂寞淒涼之中,度過60多年的時光,[268]仍能享受經常朝拜聖城的歡樂,從天性和宗教上教導他們對既愛且敬的神廟,抱著有一天能重建的希望。

在哈德良統治期間,猶太人不顧死活的宗教狂熱,終於給自己帶來極大災難。羅馬人為屢次叛亂的行為所激怒,不惜以極為嚴峻和殘酷的態度行使勝利者的權利。皇帝在錫安山[269]上修建被稱為埃利亞·卡皮托利納的新城,給予殖民地特權,公開宣稱任何猶太人如果膽敢走近該城,便將受到極為嚴厲的懲罰。並且他在那裏配置了一隊羅馬步兵以加強對命令的執行。拿撒勒人現在只有一條路,可以避開普遍適用的禁令。現世利益的影響讓真理的力量得以增強,他們選出馬可作為主教。他是一個非猶太人的高級教士,很可能出生於意大利或某個拉丁行省。在馬可的勸導之下,這個教區絕大多數人民放棄了一個多世紀以來一直奉行的摩西律法,通過自願犧牲舊日的習慣和傳統,才獲得自由進入哈德良殖民地的權利,這樣一來猶太人就和正統基督教會非常牢固地結合起來。

(三)摩西律法對基督教的影響

當錫安山重新恢復耶路撒冷教會的名聲和榮譽時,創立異端邪說和制造分裂的罪名,加在剩余一小部分拒絕追隨拉丁主教的不知名的拿撒勒人身上。他們仍然保存佩拉舊日的居留地,逐漸向大馬士革附近一帶的村莊擴展,在敘利亞一處現在名叫阿勒頗,[270]當時被稱為貝羅依的城市中,建立起勢力並不龐大的教會。要是用拿撒勒人來稱呼那些信仰基督的猶太人,被認為未免過於尊貴,因此他們很快因為心智低劣和處境貧困,獲得伊比奧尼教派[271]這個輕蔑的名稱。

在耶路撒冷教會重新恢復數年以後,那些衷心承認耶穌為救世主,但仍繼續奉行摩西律法的人,是否也有得救的希望,這個疑問已經成為引起爭論的議題。殉道者查士丁由於天性仁厚,對這個問題做出了肯定的回答。雖然他講這話時十分猶豫,但仍然決定為信仰不完整的基督徒著想:只是自己實行摩西儀式,而不對其進行普遍推廣的話,仍可得救。然而,當有人追問查士丁,教會保持何種態度時,他承認在正統基督徒中,很多人不但把猶太弟兄排除在得救的希望之外,而且在一般的朋友來往、互相宴請和社交生活中,也拒絕與他們接觸。憑著常理也可以想到,更為激烈的意見會壓倒較為溫和的看法,因此在摩西的信徒與基督的信徒之間,始終存在一條使兩派分離的鴻溝。不幸的伊比奧尼派被猶太教視為叛教者加以拒絕,而基督教又認為他們是異端分子而加以排斥,這樣使得他們非采取更為明確的立場不可。因而,雖然遲至公元4世紀時,還可以找到這教派逐漸消亡的一些殘跡,但實際上它已不知不覺中消融在基督教會或猶太會堂之中。[272]

當正統基督教會對摩西的律法保持一種既不過分尊敬也不無故加以藐視的中立態度時,許多異端派別卻趨向嚴禁和放縱的兩個極端。伊比奧尼派以猶太教普遍接受的真理為依據,斷言它永遠不可被廢除。但是諾斯替教派[273]卻根據思想偏頗的立場,同樣輕率推斷這些“真理”並非“神慧”的產物。有些反對摩西和先知權威性的說法,極容易被一些抱有懷疑思想的人所接受。然而這些意見的產生,是源於人們對遙遠古代宗教的無知,無法對神的安排做出正確判斷。

諾斯替教派的宗教主張十分虛妄,他們在聽到這些反對意見後如獲至寶,毫無顧忌加以大肆宣揚。由於異端派別大多數都反對追求感官樂趣,對於早期主教的廣納妻妾、大衛的風流韻事和所羅門的後宮三千,都一概加以責難。提到迦南土地的征服,純樸的土著居民遭到絕滅,更不知道如何用合乎人性和正義的觀念來加以解釋。他們想到猶太人歷史的每一頁,都為一連串暗殺、處決、屠戮的血腥事件所玷汙,只得承認巴勒斯坦的野蠻人對偶像崇拜的仇敵的“憐憫之心”,完全不亞於對他們的朋友和同胞。

撇開解釋律法的不同派別,說到律法本身,諾斯替教派斷言一個僅僅以血腥犧牲和煩瑣儀式為內容,賞罰的性質純粹取決於肉體世界的宗教,絕不可能激發起向善之心,也不會使人盡力克制情欲的沖動。對於摩西的上帝創造人類和人類走向墮落的教義,諾斯替教派用褻瀆的態度加以嘲諷。對於神在六天勞動之後便要休息一天,一直到亞當的肋骨、伊甸園、生命和知識之樹、會說話的蛇、禁果,以及第一代祖先犯下輕微過失因而對全人類進行懲罰的種種說法,[274]他們聽聽都感到不耐煩。諾斯替教派褻瀆以色列的神,說他易於沖動和犯錯,對人喜怒無常,睚眥必報,用卑劣的嫉妒心看待人們對他迷信的禮拜,使自己有所偏私的恩澤施於一個民族,局限於短促塵世的一生,因此看不出他在什麽地方具有明智全能宇宙之父的特征。[275]他們承認,猶太人的宗教不像非猶太人的偶像崇拜,帶來那麽多的罪惡行為,但是基督教的基本信念在於,他們將基督降臨人世視為神性光輝的首次顯露,基督的降世是為了把人類從種種錯誤中拯救出來,並向人類昭示一個富含真理和完善的新體制。最博學的神父不惜降低身份,貿然接受諾斯替教徒的詭辯。諾斯替教徒承認他們的說法在字面上與任何一條信念和原則都難以兼容,但是他們認為隱藏在訓誨寓言的寬廣帷幕後面,便絕對安全,不怕受到任何攻擊,因而公然把訓誨寓言向摩西教勢力微弱的教區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