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最後的東征(第3/4頁)

少數人乘著港口的船只成功逃離,其他人則全部殉國。英勇的騎士團以血肉之軀掩護著撤退的居民,絕大部分幸存者都是婦女和兒童。

阿卡的陷落標志著基督徒在黎凡特地區的政治影響力徹底消失。由於十字軍國家的絕大部分騎士都於此役戰死,剩余的領土已經無人守衛。東方的奴隸市場滿是基督徒囚犯,以至於一個銀幣就能買到一個女孩。到1291年年底,十字軍的最後一個城鎮和堡壘也屈服了。為了根除後患,穆斯林拆除了沿海的全部防禦工事。阿卡、提爾和的黎波裏等古代文化與治學中心成了一堆冒煙的廢墟,再也未能復原。

聖地的穆斯林其實沒必要拆毀這些自己的城市。到公元1300年,歐洲人可以明顯感覺到時代已經變了。在舞台上主導200年的中世紀教廷出現了明顯的衰退。隨著東征屢次失敗及其政治意味日益增強,教廷的權威性逐漸喪失。阿卡陷落後不到20年,他們就再也沒有能力引發大規模運動了。1309年,教廷從羅馬遷居至法國的阿維尼翁(Avignon),在接下來的70年裏,教廷成員實際上成了法國國王的俘虜。在此之後,尷尬的天主教會大分裂(Western Schism)發生了,一時間,自稱教皇的竟多達3人。羅馬教廷在西歐的影響力再未達到鼎盛時期的狀態。

教會的騎士團也受到了拖累。他們原本是為了守衛聖地而組建的,十字軍國家滅亡後,他們也失去了目標。三大騎士團不得不遷移新址,重新尋找存在的理由。聖殿騎士團在法國設立了總部,利用龐大的資產成為西歐最大的借貸機構之一。由於他們財富極多,不用交稅,與各國都有聯系,因此本質上是一個擁有武裝力量的國中之國。負債者怨恨他們,政府害怕他們,幾乎沒有人信任他們。

在這樣的環境下,聖殿騎士團得不到什麽同情。阿卡陷落十余年後,騎士們成了債台高築的法國國王和他在阿維尼翁的馴服主教的犧牲品。國王不擔心反抗,因為他精心選擇了大部分騎士前往西班牙參戰的時機。還留在法國的都是接近退伍的老兵或傷員。在酷刑之下,他們被迫承認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莫須有罪名:在十字架上小便,崇拜偽裝成木乃伊的惡魔,舉行褻瀆神明的秘密儀式,圖謀摧毀歐洲的基督教勢力。接下來的一系列逮捕和迫害在對團長雅克·德·莫萊(Jacques de Molay)的處刑中達到了高潮。

這位70歲的團長被拖到塞納河(Seine)中央小島搭建的一座平台之上,面對著嘲弄的人群和他們身後哥特式的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教廷使節宣讀了團長的罪孽,描述了他種種令人發指的細節。緊接著,行刑者把莫萊拴在木樁上,點燃了他腳下的柴火。聖殿騎士團的最後一位團長就這樣被燒成了灰燼。他臨死前堅稱自己無罪。163事後,教皇宣布正式廢除聖殿騎士團,尚未被法國國王侵吞的財富則被分給了其他騎士團。

醫院騎士團吸取了教訓,沒有站在公眾的對立面,因此境遇要好得多。他們小心翼翼地維持醫院,建立學校,為窮人分發金錢和食物。在三大騎士團中,他們的經歷最為傳奇。十字軍國家滅亡後,他們撤退到羅得島(Rhodes),在那裏阻止穆斯林對基督教世界的進一步入侵,直到1522年被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人趕走。接下來的8年裏,他們四處遊蕩,居無定所。西班牙國王為感激騎士團為慈善事業做出的貢獻,把馬耳他島(Malta)租給了他們,每年只收取一枚馬耳他鷹幣(Maltese falcon)作為象征性的租金。幾年後,他們以700名騎士英勇抗擊4 000名入侵的土耳其人並取得勝利,贏得了赫赫威名。盡管從政治上說騎士團滅於拿破侖(Napoleon)之手,但他們依舊以人道主義組織的身份在馬耳他存續至今。

條頓騎士團避免了迫害和穆斯林的騷擾。他們在波羅的海東部建立了一個國家,致力於勸說中世紀的立陶宛皈依基督教。幾年後,他們發展成一股強大的勢力,開始行使傳統國家的職權。不過在一系列政治交鋒中,他們遭到了波蘭和立陶宛聯軍的重創。宗教改革後,條頓騎士團的團長皈依路德教派(Lutheranism),騎士團失去了絕大部分領地。拿破侖和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都將其定為非法組織,但他們仍舊幸存下來。如今,騎士團變成了慈善機構,並分設天主教和新教分部。

雖然這些騎士團並未隨著十字軍國家消亡,但在眾人眼中,他們已是前朝的古董。縱使醫院騎士團依舊在與穆斯林奮戰,他們也純粹是出於自衛。無論西方的君王之前如何贊美騎士們抗擊穆斯林的英勇行為,實際上到14世紀初,他們已經完全放棄了收復遙遠的耶路撒冷的念頭,把全部精力投入了更靠近本土的事務。還有一些零星的個人試圖幫助留在東方的基督徒,但西方再也無意發動大規模東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