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十字軍國家(第3/5頁)

實際上,鮑德溫很清楚,他們只是被海量敵人包圍的少數派。面對數以千計的敵軍,他們通常只能召集幾百名騎士。那些絕處逢生般的勝利總讓人感覺他們是無堅不摧的鬥士,但穆斯林討伐異教徒的聖戰注定將如潮水般一波波湧來,他們身處其中其實無比脆弱。

唯一的希望就是從西方招募新兵,對耶路撒冷王國而言幸運的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空前成功就是最好的廣告。戈弗雷統治的時間太短,沒有看到宣傳效果,但鮑德溫一世卻欣喜地得知新兵正在增援的途中。

新加入的十字軍戰士,有些可能是沒來得及趕上主要的征程,還有些則是心存疑慮,想先看看東征能否成功。熱那亞共和國和比薩共和國的海軍就曾承諾加入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但是他們的準備過程還包括造船,因此直到1101年才出發。原來十字軍中的少量掉隊者也加入了他們,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不幸的布洛瓦的斯蒂芬。他逃回家中,被人們視作懦夫,妻子和教皇命令他立刻出發回到軍隊,去完成自己的東征誓言。

通過船只抵達耶路撒冷的先頭部隊,讓戈弗雷有了足夠的實力在可預見的未來守住耶路撒冷。而絕大部分增援則是通過陸路趕來的。

這在某種程度上像是重復第一次十字軍東征。軍隊由米蘭大主教和布洛瓦的斯蒂芬率領,後者與皇帝阿歷克塞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關系,所以輕易通過了拜占庭的領土。在尼科米底亞,他們遇見了圖盧茲伯爵雷蒙德,並決定稍微繞一點兒路去救博希蒙德。他成了土耳其人的俘虜,整個基督教世界都面上無光。

斯蒂芬和雷蒙德都激烈反對這個計劃——無論是出於戰鬥經驗還是個人原因——但軍隊決心已定,因此他們一直挺進到安納托利亞腹地。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期間,土耳其蘇丹基利傑·阿爾斯蘭因為沒有認真考慮聯合鄰國抵抗十字軍,損失慘重。這一回,他決心不要讓結盟帶來的瑣碎口角壞了大計,狠狠回擊十字軍。他聯合了附近的土耳其埃米爾,小心翼翼地把過於自信的東征者引到了他精心選擇的地點。幾天後,他報了近4年之前的一箭之仇,十字軍遭到了瘋狂屠殺。

斯蒂芬、雷蒙德和米蘭主教等人僥幸逃脫,他們或許嘗試過通知後續部隊,但消息沒有傳到。所有的東征援軍都在抵達安條克之前被殲滅了。

如果他們能安全抵達耶路撒冷,鮑德溫就有足夠的實力把疆域擴張到更利於防守的天然國界。然而現在不可能再去大規模進攻對手了,鮑德溫明智地選擇了鞏固現有的領土,這很乏味,卻很關鍵。

最重要的任務是保衛海岸線。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太多了,土耳其人和埃及人都能通過它們入侵,因此必須逐步削減其數量。最重要的港口是阿斯卡隆,埃及軍隊可以借此肆意掠奪臨近地區。如果鮑德溫可以占領它,埃及軍就得經由陸路穿越熾熱的西奈沙漠(Sinai Desert),才能抵達基督徒的領土。

耶路撒冷王國的北邊領土,很大程度上由安條克公國和埃德薩伯國守衛著。這意味著剩下的威脅主要來自阿勒頗(Aleppo)和大馬士革,這兩座城市是土耳其軍隊襲擊的主要策源地。

鮑德溫在采取行動之前,必須讓封臣們合作起來,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坦克雷德尤其棘手。這位自稱的加利利親王被鮑德溫任命為安條克攝政,卻拒絕給予國王任何實質性的支持。他忙於擴張安條克公國的領土,不願意把自己的軍力派去為了虛無縹緲的大局冒險。

坦克雷德顯然是沒希望了,所以鮑德溫決定把他換掉,辦法很簡單,就是付清博希蒙德的贖金。這位諾曼親王在土耳其監獄裏已經待了3年,他越來越沮喪,因為除了無能的十字軍戰士和米蘭大主教外,沒人有興趣救他。鮑德溫希望博希蒙德能感謝他,甚至與他合作,但他很快就失望了。

博希蒙德曾經對基督徒的東征事業貢獻良多,但如今他的摧毀力同樣巨大。起初,他請埃德薩伯爵一同突襲附近的埃米爾,聯軍卻被殺得大敗,伯爵也被俘虜,導致安條克公國和埃德薩伯國的實力被大大削弱,處境危險。而博希蒙德沒有試圖彌補損失,而是拋棄了安條克公國。他任命外甥坦克雷德為攝政,之後返回歐洲去招募新的十字軍。

他高興地發現自己現在是個名人。十字軍的故事,尤其是博希蒙德的功績,已經在口口相傳中成了傳奇,歐洲各國爭相表示對他的歡迎。在意大利,無論他走到哪裏,都能見到向他歡呼的人群。在法國,腓力一世招他為女婿。他的人氣太高了,以至於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擔心太多貴族隨他而去,拒絕他踏上自己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