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蠻族與基督徒(第2/4頁)

瓦倫斯目光短淺的政策無疑是這次大災難的罪魁禍首,他寫信給侄子格拉提安,計劃共同發動戰爭,378年8月,4萬精銳大軍沿厄納齊雅大道出發,打算給這些外來人一個教訓。當他逼近哥特人靠近阿德裏安堡的營帳時,他得到了一封錯誤的戰報,戰報聲稱哥特人只有1萬兵力,因此瓦倫斯決定立刻展開進攻,沒有親自確認這封戰報的正確性。他把警惕性拋諸腦後,一門心思想要阻止格拉提安與他瓜分戰勝哥特人的榮耀,因此召集全部兵力全力出擊。這無疑是個災難性的失誤。天氣反常地炎熱,羅馬大軍被如火驕陽炙烤,因長途行軍而精疲力竭,根本不適於立刻開始作戰。東哥特的騎兵團無情地橫掃了羅馬軍隊,輕易地破壞了他們的隊列,將所有逃生的希望都徹底澆滅。當屠殺結束時,瓦倫斯和他三分之二的軍隊,以及羅馬帝國不可戰勝的神話,都和血流成河的景象一起,被踐踏在哥特人的鐵蹄之下。

這是4世紀最為慘痛的軍事災難,也徹底拉開了各方蠻族大舉入侵羅馬邊境的序幕。東羅馬帝國政府很快屈服,軍隊潰不成軍,皇帝也一命嗚呼。哥特人對羅馬的軍隊完全嗤之以鼻,他們在東羅馬帝國境內四處肆虐,對主要城市展開進攻,甚至威脅到了君士坦丁堡。驚恐的農民成群結隊地逃離了他們的農場,從周圍的山上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可怕的外來者毀壞他們的家園,將他們畢生的心血付之一炬。市民則擠在城市的高墻之後,祈禱能夠得到解救,但帝國政府在瓦倫斯突然死去之後也同樣束手無策。如果救世主再不到來的話,偉大的羅馬帝國注定會不堪重負,徹底崩潰。

此時,一個看似平凡無奇的人用偉大的精神打破了走投無路的境地,在國家的生死存亡之際,一位退役在家的將領站出來拯救了帝國。他的名字是狄奧多西,盡管他此時只有30余歲,但已經接受了非常優秀的軍事教育。狄奧多西生於西班牙的一個軍人世家,在青年時代他就已經平定了不列顛尼亞地區的叛亂,並在多瑙河下遊地區作戰。在阿德裏安堡的災難來臨之際,帝國苦於沒有更為優秀的將領,西羅馬帝國皇帝格拉提安推舉他成為共治皇帝,令他去平復帝國東部的混亂。

許多人都告訴狄奧多西這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狄奧多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懷著極大的熱忱和堅定的信心。為了更替軍中流失的2萬老兵,他開始大規模征兵,促使每一位年輕力壯的男性從軍服役,甚至包括那些為了逃避征兵把自己弄殘的人。當通過這個舉措仍然無法招募足夠人員的時候 ,皇帝不得不鋌而走險,采取危險的辦法,也就是招募那些哥特人中的背叛者,用蠻族軍隊來擴充自己的兵力。這一步險招非常奏效,公元382年,在經過漫長艱苦的抵抗之後,狄奧多西迫使哥特人與羅馬帝國簽訂了和平條約。狄奧多西踐行了之前的承諾,允許哥特人在羅馬帝國定居,代價是派2萬人到羅馬帝國從軍。這無疑是繼續承擔風險的策略——讓一個擁有主權的民族定居在帝國的邊境內,但狄奧多西避免了東羅馬帝國的覆滅,同時一口氣解決了人力需求的問題,這就足夠值得慶祝了。確實有一些反對的聲音響起,反對讓帝國軍隊“野蠻化”,他們質疑如果讓這樣一支強大的日耳曼力量深入到軍隊之中,帶來的威脅將遠遠大於產生的幫助,但這樣的聲音在現實面前很快就消弭於無形。畢竟,移民對帝國而言確實是強大的力量,其中有些強大的統治者甚至來自遠至非洲和不列顛尼亞等地區。連狄奧多西本人的出生地西班牙,曾經也被稱為蠻族之地,現在該地區已經深度羅馬化,與奧古斯都時代的意大利全無分別了。

這樣的言論實際上不過是羅馬人的自我安慰,但這些蠻族確實沒有理由讓自己變成羅馬人,而且他們也絕不會這樣做。哥特人加入了帝國的軍隊,在他們自己的指揮官手下服役,講的是他們自己的語言,也保留著本民族的風俗。他們沒有理由融入羅馬,因此也就沒有被羅馬化,在帝國的疆域內維持著半自治的群體。在一代人的時間內,他們已經完全占領了政府,促使歐洲滑向了黑暗時代的深淵。雖然狄奧多西當時沒有辦法得知這一切,但他的決策確實已經為羅馬帝國敲響了喪鐘。

蠻族的壓力並非是將古典時代的帝國轉變為中世紀歐洲的唯一推動力。公元382年,在《哥特條約》的基礎上,基督教在帝國內部邁出了取得最終勝利的第一步。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轉變最開始是由一場嚴重的疾病帶來的。在巡視帖撒羅尼迦的時候,狄奧多西染上了重病,他身邊的侍從都認為他必死無疑。像所有的基督教皇帝一樣,狄奧多西一直沒有接受洗禮,而希望能夠在人生的最終時刻洗滌所有的罪惡,然後以潔凈之身升入審判的殿堂。當地的主教受召前來,舉行了一場匆忙的典禮,為垂死的皇帝舉行了洗禮。讓他的侍從感到吃驚的是,奄奄一息的皇帝竟然完全恢復了健康,到達君士坦丁堡的時候,他已經完全變了一個人。作為一名未受洗禮的基督徒時,狄奧多西可以完全徹底地放下他的道德觀念,因為他認為自己能夠通過最終的洗禮洗掉曾經犯下的所有罪惡。現在既然他已經成了一名徹底的教會信徒,他就開始認為自己擁有比那些主教更高的靈性權威。他再也沒有下命令處死無辜者或是打擊意圖分裂教會的異端學說。維護現世的和精神的雙重和平,這是義不容辭的神聖職責。忽視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會讓他的靈魂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