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皇冠(第2/4頁)

阿歷克塞·科穆寧是一個可怕的對手。他自稱擁有古羅馬貴族血統,兼具軍事和政治才華,是不可多得的人物。40歲的他從未在戰場上失敗過,是帝國獲得贊譽最多的將軍。拜占庭迫切需要這樣一位領袖。劫掠成性的塞爾柱突厥人正在侵襲東部邊境,斯拉夫人和保加利亞人從西面入侵,君士坦丁堡的領導不力加速了帝國崩潰的進程。十年即將過去,帝國迫切需要一位有能力停止戰亂的將軍。阿歷克塞站了出來,他輕而易舉地驅逐了皇宮的前任主人。

盡管新皇帝在戰場上從無敗績,但諾曼人入侵的確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動亂令帝國頭疼,也令軍隊變成一團亂麻。部隊必須自下而上地重建。著名的瓦蘭吉衛隊仍然是高效的核心,但剩下都是毫無紀律的民兵、雇傭兵和私人保鏢。這支武裝力量並不鼓舞人心,但目前它只能迎難而上。帝國遭受攻擊,沒有時間培訓新兵了。

阿歷克塞和吉斯卡爾都有理由避免戰爭。盡管諾曼軍隊飽受疾病困擾,戰鬥力減弱,但仍然強悍得可怕。阿歷克塞肯定希望即將到來的冬季能進一步削弱他們。他也懷疑雇傭軍不夠忠誠,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遇上麻煩,他們肯定率先當逃兵。另一方面,羅伯特被拜占庭軍隊和重裝守衛的城堡夾在中間,並不熱衷於發起戰爭。按照往常的做法,他會先行撤退,找到更合適的位置,再發動進攻。然而,由於他輕率地決定燒毀戰船,如今已別無選擇。

唯一期待開戰的是瓦蘭吉人。15年前,“征服者”威廉入侵英格蘭,殺害了合法在位的國王,給盎格魯–撒克遜人帶來野蠻統治。許多人無法忍受在諾曼鐵蹄下的生活,最終前往君士坦丁堡,並加入瓦蘭吉衛隊。如今,他們終於和深惡痛絕的諾曼人面對面。這些人曾掠奪了他們的家園,殺害了他們的家人,盜竊了他們的財產。他們終於可以一報黑斯廷斯之仇了。

吉斯卡爾率先向拜占庭中軍發起進攻。從沒有人能抵抗諾曼鐵騎的沖擊,但面對瓦蘭吉的人墻,諾曼人卻被擊潰。他們數次進攻無果,而瓦蘭吉士兵開始緩慢前進,手持可怕的雙頭斧沖擊諾曼防線。不走運的是,拜占庭其他部隊沒有跟上他們的節奏。土耳其雇傭兵此時選擇逃跑,寡不敵眾的瓦蘭吉衛隊全軍暴露,遭到包圍。少數幸存者逃到附近的小教堂向天使長米迦勒祈禱,但沒有什麽避難所能躲過諾曼人的怒火。整座教堂從外到內被大火夷為平地。

這場失利似乎損傷了拜占庭僅剩的元氣。都拉斯象征性地抵抗了一周之後選擇投降,希臘北部其他地區也緊隨其後。吉斯卡爾兵臨馬其頓之後,卡斯托裏亞(Kastoria)不做任何抵抗便直接投降,盡管該城有3000名瓦蘭吉守軍。如果連帝國精英部隊都不忠誠,君士坦丁堡等同於失守。吉斯卡爾吹噓自己會趕在聖誕節時進入拜占庭首都。然而,這一次他遇到了真正的對手。阿歷克塞無法用刀劍阻止諾曼人,但他仍然有筆,作戰失敗的地方,外交手段可以成功。

意大利南部是一個即將爆炸的火藥桶。這裏大大小小的貴族憎恨諾曼人的統治,鄙視自己屈從諾曼人的地位。他們只是因為害怕,所以敢怒不敢言,沒有人願意踏出奮起反抗的第一步。阿歷克塞只需要給他們一些動力。拜占庭派間諜進入意大利,他們身負黃金,四處傳言,聲稱現在是時候出手了。幾乎一夜之間,半島各地公開爆發了叛變。吉斯卡爾留在意大利的代表絕望地給他寫信,告訴他如果不迅速返回,諾曼人將無家可歸。

吉斯卡爾猶豫了很長時間。叛亂持續的時間越長,鎮壓的難度就越大。但他眼看就要拿下拜占庭了,如果現在離開,進攻就會停滯不前。諾曼人會喪失寶貴的優勢,狡猾的阿歷克塞必將有時間收復失地。公元1082年初傳來的一個消息最終迫使他做出了決定。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正向羅馬進軍,驚慌失措的教皇當即向諾曼人求救。吉斯卡爾公開發誓,不回到拜占庭就不刮胡子、不洗澡,他將遠征軍交給兒子博希蒙德,然後前往意大利。

對於粗野的吉斯卡爾來說,教皇格裏高利七世是一個奇怪的盟友。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堅持原則,頑固死板,沒有人期待他會支持沒有道德原則的吉斯卡爾。然而,合作的必要性使他們走到了一起。格裏高利卷入了一場大論戰,這場論戰引發了整個基督教世界的混亂。他試圖擺脫世俗權力的控制,因而與德皇亨利四世發生了沖突。教皇取得了第一仗的勝利。亨利被逐出教會,被迫在嚴冬時節赤腳跋涉,前往意大利北部遙遠的卡諾薩城堡,乞求教皇收回判決。然而,那只是權宜之計。等到亨利恢復元氣,積攢了足夠的實力,他便威脅格裏高利做出讓步,否則便將軍隊開進羅馬,任命新教皇。格裏高利需要得到保護,而全意大利只有一個人有能力保護他。於是他收起了自己的傲慢,承認並支持吉斯卡爾的統治,換取其保護自己。這個交易收效甚好,直至吉斯卡爾離開意大利,遠征拜占庭。阿歷克塞給德皇亨利送去一封信和幾袋黃金,催促他進軍防備虛弱的意大利。亨利當然馬上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