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一個時代的落幕

聖奧拉夫和“無情者”哈拉爾是同母異父的兄弟,這兄弟倆的家族很好地映射出了當時風雲變幻的維京世界。奧拉夫和哈拉爾的母親是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她叫阿斯塔·古德布蘭達戴(Åsta Gudbrandsdatter),曾先後嫁給了兩個國王,他們分別統治著挪威東南部地區的兩個小王國。

兩兄弟中,奧拉夫的出身相對高貴,他的父親是挪威第一位國王“金發王”哈拉爾的後裔。“無情者”哈拉爾是阿斯塔的小兒子,是她嫁給性格溫和、沒什麽實權的“母豬”西格德(Sigurd the Sow)之後所生的。哈拉爾性格狂傲不羈,野心勃勃——這是他從母親那裏遺傳來的,但他很敬重自己的兄長。191

13歲時,奧拉夫就離開家去波羅的海劫掠,事實證明他是個非常有天分的軍人。1014年,奧拉夫率軍突襲倫敦,這次的襲擊動搖了克努特早期的統治,也使得奧拉夫聲名鵲起。192奧拉夫還橫渡英吉利海峽,在諾曼底公爵“善良者”理查的宮殿中度過了冬天,他在諾曼底時就皈依基督教了。當時他的受洗儀式在魯昂舉行,理查公爵作為教父為他施洗。

皈依基督教後,奧拉夫就回到了家鄉,他打算用基督教這種新的信仰來實現挪威的統一,就如同他的祖先“金發王”哈拉爾在政治上將挪威統一起來一樣。剛開始一切都進展得很順利,奧拉夫擊潰了聯合反對他的敵軍,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就建立了自己在挪威的統治,他統治下的疆域比之前任何一位挪威國王在位時的疆域都要遼闊。奧拉夫控制了奧克尼群島,將丹麥人趕出了挪威,然後娶了瑞典國王的一個私生女為妻。同時他還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網絡,通過這套體系可以實現對全國的有效管理。

然而,奧拉夫並不怎麽受人歡迎。雖然他足智多謀,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詩人,也是一名富有天分的戰略家,但他很看重自己的權威,有時候還有些驕傲自大。國內的貴族在奧拉夫這兒從來都得不到重用,所以奧拉夫和這群貴族之間的關系一直都很不好。奧拉夫還試圖讓國內的農民都皈依基督教,這引起了他們的強烈不滿。一次,有個人拒絕皈依基督教,奧拉夫便割下了他的舌頭。還有一次遇到一個比較難對付的貴族,奧拉夫最後將他的眼睛弄瞎了。奧拉夫這樣做到底是不是出於對基督教的虔誠信仰?這很值得懷疑。《奧拉夫·哈拉爾遜薩迦》中寫道:奧拉夫“寡言少語……但卻無比貪財”。民眾對奧拉夫的統治很不滿,現在只需一根導火索,這種不滿就會變成反叛。

最後克努特提供了這樣的一條導火索,因為奧拉夫的成功削弱了丹麥在挪威的影響力,所以克努特對奧拉夫很不滿。1028年,克努特出錢煽動那些對奧拉夫心懷不滿的人發動叛亂,最終推翻了奧拉夫的統治。

之後奧拉夫逃到了他的妹夫即基輔大公“智者”雅羅斯拉夫(Jaroslav the Wise)的宮廷中,花了一年時間招募了一批雇傭兵。1030年奧拉夫準備重奪王位,他的部下是一群維京士兵,有的來自丹麥,有的來自瑞典或挪威。奧拉夫率軍穿過瑞典,當時他15歲的弟弟“無情者”哈拉爾帶著600多人在瑞典接應他。

如果奧拉夫以為他的舊部會歡迎他回來的話,或者至少為他的兵力所震懾,那他就要失望了。6月29日,奧拉夫試圖從北部一個叫斯蒂克萊斯塔的農場進入挪威,但國內的農民和貴族卻聯合起來擋住了他的去路。

就在這裏發生了挪威歷史上最有名的“斯蒂克萊斯塔戰役”——至少在斯諾裏令人熱血沸騰的記載中是這樣的,當時正值日食,天地間一片漆黑。奧拉夫的軍隊奮勇作戰,但在數量上遠不及對手。奧拉夫在戰事最激烈的中心地帶領導部下作戰,膝部被敵人射中,跌跌撞撞往回逃的過程中,頸部又被射中一箭。中箭之後奧拉夫倒在了一塊石頭上,這時又一支箭射中了他的腹部,這最後一箭終於要了他的命。

奧拉夫一死,他的部下潰不成軍,四處逃竄。戰爭中取勝的挪威貴族繼續追殺這些逃兵,直到夕陽下沉,他們才停止追殺敵軍。奧拉夫的屍體就被埋在附近一條河流的岸邊,那些逃走的部下之後便隱姓埋名轉行去幹別的營生了。

奧拉夫死後,他戰敗的影響才開始顯現。在外族的統治下,挪威開始日漸衰落,挪威人也才開始想要光復本土國王的統治。奧拉夫死去差不多一年後,挪威人把他的屍體掘了出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的屍體居然保存完好。奧拉夫死的時候正值天黑,這同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時間是一樣的,所以人們認為奧拉夫的死帶有某些幸運的征兆,認為他是神聖的,同年羅馬教皇同意追認他為聖徒。193人們在原先埋葬奧拉夫的地方建起了一座規模宏大的教堂,這座教堂的祭壇中央鑲嵌的是奧拉夫臨死時所躺的那塊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