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西部群島(第2/3頁)

985年,埃裏克率領一支由25條船組成的龐大艦隊從冰島出發,船上滿載在西部島嶼開始新生活的各種必需品。旅途異常艱險,跟隨埃裏克而去的人都清楚前路難測,風險重重,他們得在巨浪滔天的大海上行駛上千英裏。最後在25只船中,一共有18只安全抵達了格陵蘭島。移民者剛把船只停靠在沙灘上,就已經感到了些許的失望。

現在他們才知道埃裏克當初的描述有多麽言過其實,如果說冰島只是勉強能居住的話,格陵蘭島就是完全不適合人類居住。島嶼大部地處北極圈以北,維京人幾乎不具備在這裏生存下去的技能。盡管格陵蘭島非常遼闊——占地4.08萬平方英裏,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但幾乎所有的土地都不適合人類居住:廣闊的內地為冰川所覆蓋,只有沿海50英裏寬的地方沒有冰川,但卻山嶽林立,寸草不生;島上幾乎沒有木材和鐵礦,一年之內溫暖的季節太短,不宜種植小麥或其他主要作物。如果他們的必要物資用完了,就得從冰島進口,這在10世紀來說是件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實現的事。

幸運的是,這裏海產豐富,島上的居民可以用海產補給食物。此外,居民偶爾還可以捕到海豹、海象、北極狐、野兔和北極熊等,把它們的皮毛或牙齒做成奢侈品。在北歐市場上,這些奢侈品銷路很廣,甚至還可以出口到歐洲大陸的中心地帶。

殖民工作順利開展起來了。在流放的三年中,埃裏克可能已經給自己選好了以後的住址,他清楚自己要在哪裏定居。在幾處狹長海灣的源頭位置,埃裏克建立了自己的農莊,取名為“布萊特列”。這塊地方很宜人,因為有“埃裏克峽灣”做屏障,北極寒冷的海水正好無法流入,至今格陵蘭島上最優質的農田依然在這裏。峽灣中狹長水域和島嶼縱橫分布,水草豐美,因此可以飼養家畜;在維京時代,家畜象征著財富。其他人也都散居於埃裏克的農莊附近。

富有智慧的維京人有著許多創新發明,例如他們通過灌溉來保護農作物,讓作物免於凍害110,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創新發明,殖民地人口劇增,達4萬之多。當時很多人一致同意在距離西北部170英裏遠的地方建立第二個殖民地。111這樣一來,埃裏克自然而然就被推選為東部定居點的長老“哥提”。他們在布萊特列建了會堂,島上的大小事宜都在這裏商議決定。

到了夏天,天氣相對暖和了,一些殖民者就會駕船向北航行,去近1000英裏外的地方獵捕海象、海豹及擱淺在沙灘上的鯨魚。112這類航行收益頗豐,因此殖民者們甚至願意為此冒著生命危險,埃裏克也因此成了一名富翁。

格陵蘭島上的居民並不常回冰島或挪威,不過兩地之間總有人走動,因此格陵蘭島和其他兩地之間仍然保持著聯系。當時有移民離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打算移居冰島,卻發現冰島已經擁擠不堪,所以只好來到格陵蘭島,因此總有新的移民者陸續來到島上;還有一些遠在故鄉的親戚來格陵蘭島走訪,其間也有些殖民者放棄在格陵蘭定居,返回了家鄉。

雖然埃裏克再也沒有離開過格陵蘭島,但他的後代卻繼承了他當初到處遊蕩的志向,回了幾趟挪威。埃裏克同他的妻子肖希爾德(Thjodhildr)至少生有三個兒子,長子名叫萊夫,他曾進行了一次探險,即在999年夏天穿過格陵蘭島回到了挪威。

萊夫為什麽要回挪威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因為當時他是攜妻子一道離開格陵蘭島的,因此我們推測他可能打算在挪威定居。當時萊夫想在國王奧拉夫·特裏格維遜手下找一份差事幹,最後他做了宮廷侍衛。那時的奧拉夫正急需這樣的人才,因為他當時正在挪威強制推行基督教,這一舉措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對;最後這位國王還是沒能成功,他在鬥爭中丟了性命,不過他讓一位重要人物轉變了自己的信仰,那就是萊夫。大約在999年冬季,萊夫成了基督徒,同妻子一起接受了洗禮。

奧拉夫逝世之前,他要求萊夫以傳教士的身份回到格陵蘭島,去那裏傳播基督教。萊夫同意了奧拉夫的這項提議,但在返航的途中遇上了風暴,船只嚴重偏離了航向。風暴平息之後,迷霧終於消散,萊夫總算看到了陸地的影子,但讓他困惑的是眼前這塊陸地草木蔥郁,並非自己所找的那塊貧瘠不堪、怪石嶙峋的島嶼。萊夫意識到這可能是格陵蘭島以西的某個島嶼,所以他掉轉航向,朝著反方向往回航行,殊不知自己已經看到了新世界。

但此刻萊夫關注的只是人死後的“天國”,所以他一回到布萊特列,就立即在東部定居點著手進行讓當地人皈依基督教的活動。113萊夫發現這裏很多人都渴望成為基督徒,但他自己的成功是以家庭破裂為代價的。當時萊夫的母親肖希爾德成了一名虔誠的基督徒,但他的父親“紅胡子”埃裏克卻無法接受這一點,埃裏克是名高傲的異教徒。後來肖希爾德在布萊特列建了一座教堂,此後家庭內部矛盾急劇上升,肖希爾德提出除非他摒棄自己的信仰皈依基督教,否則便要和他分居——我們從各類英雄傳說中得知,肖希爾德的做法“讓埃裏克惱羞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