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末代英王(第2/3頁)

幾周之後,古特侖和他30個最有名的手下來到阿爾弗雷德的阿塞爾納要塞,在此接受了洗禮。阿爾弗雷德是為他洗禮的教父,為了紀念自己的哥哥,阿爾弗雷德授給古特侖的洗名是“埃塞爾斯坦”。這位新加冕的基督教君主隨後又被授予了一塊永久的領土。66威塞克斯和麥西亞西部的領土歸為阿爾弗雷德的領地;而麥西亞的東部和東盎格利亞屬於維京人的勢力範圍。威塞克斯奉行英國的法律和習俗;而維京人則遵循丹麥的風俗。

古特侖的領地後來被稱為“丹麥區”,其合法地位一直保持到了12世紀末。剩下的異教徒大軍,也許此時才算是異教徒,有的選擇在麥西亞定居下來,有的則去了歐洲大陸,繼續他們的掠奪生涯。古特侖似乎平靜地度過了余生,最終於890年,在東盎格利亞逝世。

戰勝了自己強大的敵人,大部分人會覺得已然知足,但是阿爾弗雷德的目光更加長遠。他明白與一個維京統治者保持和平的關系,並不意味著維京人會就此停止掠奪,不管這個統治者的地位有多崇高。他必須把王國建立在更加堅實的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才能在維京人再次襲來時,抵擋住他們的攻擊;必須把威塞克斯建成一個能夠抵禦另一支異教徒大軍的堡壘。

維京人的機動性是他們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阿爾弗雷德針對這點做了特別部署。他加強了城鎮、橋梁和道路的防守,在整個威塞克斯境內修築了大量的要塞堡壘。15年的時間裏,各種要塞堡壘遍及整個王國。無論哪裏遭到襲擊,英軍都能從多個據點趕去支援。接下來,阿爾弗雷德重新組建了軍隊,建立了一支訓練有素的由國家稅收供養的常備軍,代替了以往不可靠的農民兵團,他甚至開始建設海上艦隊,試圖以此來挑戰維京人的海上霸權,盡管結果令人失望。67

為了穩定國內局勢,他還改革了貨幣制度。在他加冕之初,英國銀幣的含銀量非常少,銀幣本身幾乎沒有任何價值。他不知用了什麽辦法,使得銀幣的含銀量得到提升,也許用了從維京人那裏沒收來的財寶,也許是開采了某些羅馬古礦,又或者是發現了某些陪葬的寶藏。他從來沒有解釋過他是如何做到的,這也成了一直困擾著歷史學家的謎題。

10年之後,大局穩定,阿爾弗雷德開始擴張自己的領地。他把維京人趕出了倫敦,與古特侖簽訂了最後的協議,重新劃定與丹麥區的明確界線。新的組織管理並不是阿爾弗雷德的軍隊變強大的唯一原因,他意識到一支有文化的軍隊會成為一種優勢,或者至少軍官應該能夠識字。他不可能無處不在,因此如何保證把詳細的作戰計劃傳達給自己的部屬就非常關鍵。有鑒於此,他頒布了一條命令,要求所有的軍官必須“有一定的讀寫能力,否則就要交出自己的軍權”。68

這條命令對尚武輕文的傳統文化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阿爾弗雷德不得不對其做出調整,允許軍官任命一個有文化的人,幫助他們處理一些需要讀寫的事務。但是他堅持主張增加威塞克斯境內學校的數量。盡管他自己並沒有受過學校教育,但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麽,並且明白聽取比他聰慧的學者的意見有多麽重要。

有鑒於此,他整理了一套文人必讀書目,而且——至少傳聞如此——親自把其中一些書籍從拉丁文翻譯成了英文。他最喜的書是波伊提烏(Boethius)的《哲學的慰藉》(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他從這本書裏挑選了自己的墓志銘:“我希望活著的時候盡可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死後留在世人心目中的盡是美好的形象。”

阿爾弗雷德引領的學習熱潮也推動了宗教的復興,因為教堂和修道院正是傳道授業的場所。人們重新捐建了許多教堂,修士們也再次開始抄寫經文。法律重新確立下來,貿易也開始逐漸恢復。

不幸的是,這一切使得威塞克斯再次成為維京人掠奪的目標。892年,維京人再次襲來,阿爾弗雷德的改革是否成功,要看能否禁得住這次入侵的考驗。朗納爾·洛德布羅克的兒子率領著維京大軍抵達威塞克斯後,大軍分成了兩隊,分別從不同的方向展開進攻。這次他們還帶上了女人和孩子,很明顯他們希望能夠在威塞克斯永久定居。然而,兩隊都沒有取得多少成功。幾個月後,阿爾弗雷德率軍與規模較小的一支隊伍交戰,最終成功用金錢換得了他們的和平離去。與此同時,他的兒子愛德華在埃塞克斯附近擊退了另一支規模較大的隊伍。兩年後,丹麥人試圖再次入侵,但是被阿爾弗雷德部署在泰晤士河的海岸衛隊發現。衛隊包圍了他們,趁著他們登岸之際,放火燒掉了他們的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