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維京故土(第4/5頁)

由於重視對海洋的探索,維京人對於他們南部的世界有著很深的了解。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各種毛皮、高品質的琥珀和儲量巨大的鐵礦。9世紀時,維京人與其南部和東部的貿易來往已經持續了數個世紀。

實際上,“斯堪的納維亞”這個詞語是羅馬地理學家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在1世紀時創造的。他誤把瑞典的最南端當成了一座島嶼,並以生活在那裏的部落為名,將其稱為“斯堪尼亞”(Scania)。1世紀末,與老普林尼同時代的塔西佗(Tacitus)把“島上”的居民稱為“瑞尼人”(Suiones),現在使用的“瑞典人”(Swedes)這個單詞便是起源於此。塔西佗在書中是這樣描述的:“(他們)是技藝精湛的水手,裝備精良、貪婪成性;他們的船只造型奇特,兩端都是船頭……”

在與羅馬人交往的最初幾個世紀裏,這些“造型奇特的船只”是用來進行貿易活動的載體,而非用於搶劫掠奪的工具。斯堪的納維亞人的商品,特別是品種優良的馬匹和質量上乘的黑狐皮,在羅馬市場中有著很高的認可度。反之亦然,羅馬人的貨物,通常是武器、玻璃制品、珠寶等,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也有著很好的銷路,日耳曼人在此過程中起到了中間商的作用。時至今日,人們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進行考古發掘時,仍然能夠在一些早期的墳墓中碰到這些來自羅馬的物品。這種貿易活動還帶動了拉丁字母和希臘字母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傳播。經過改造,這些字母更適合用來雕刻在堅硬的表面,為如尼文字的形成奠定了基礎。22

正是通過這種直接的貿易往來,羅馬人對北方的高超技藝有了了解和認可。6世紀,居住在君士坦丁堡的歷史學家約爾丹尼斯(Jordanes)在書中把斯堪的納維亞人描述為“殘暴的”對手和“卓越的”大師。約爾丹尼斯認為斯堪的納維亞人之所以會形成這種特質,部分原因在於半島上惡劣的氣候條件。冬季是永恒的黑夜,夏天又是無盡的白天23,小麥無法在這極北之地生長,半島上的居民為了生存不得不去狩獵各種飛禽走獸。這片極寒之地中聚集著大量的原始部落,每個部落都有著各自的首領,如同羅馬帝國帝王,指揮著部落的遷徙。約爾丹尼斯提到了30多個不同的“民族”,這些民族全部聚集在如今挪威和瑞典的所在地,哥特人便是其中之一。約爾丹尼斯在書中重點講述了哥特人進駐羅馬帝國的事跡。

維京人的首次南侵是從陸上展開的,並且持續了數個世紀之久。3世紀,哥特人越過羅馬帝國邊境,從瑞典南部遷至黑海。378年,巴爾幹半島爆發了阿德裏安堡戰役,哥特人在戰爭中殺掉了東羅馬帝國的皇帝瓦倫斯(Valens),取得重大勝利。在此後的150年內,哥特人先後征服了意大利、法國南部和西班牙的大部分地區。

羅馬帝國後來又逐漸收復了大部分被哥特人占領的土地。歷史學家普羅科匹厄斯把羅馬帝國收復失地的歷程寫成了編年史,他在描述那些來自北方的部落時總是心懷敬畏,並且用“出類拔萃”來形容他們。哥特人之後,更多的部落開始南遷。來自丹麥和德意志北部的盎格魯、朱特、撒克遜等部落逐漸入侵不列顛。到了普羅科匹厄斯生活的年代,這些來自北方的部落甚至已經逐漸把不列顛島上的原住民趕到了南部的威爾士地區。

把這個時期稱為“移民時代”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不過這時的移民活動大多是在陸地上而非海洋上進行的,而且除了哥特人之外,並沒有給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人們帶來多大的影響。8世紀末,造船業的革命才是開啟維京時代的真正鑰匙。

維京人早期的船仿照的是羅馬人24和凱爾特人的設計,這種船靠固定在船舷上的細長的船槳驅動,沒有可以人力操縱的寬葉短槳。這種船不僅航速慢,在風浪大的海域還容易翻船,只適合在近海地區短途航行。8世紀,維京人發明了龍骨。這個簡單的裝置絕對算得上是航海史上的偉大突破。它不僅使船身更加穩定,適於遠洋航行,而且提供了固定桅杆的基座。人們開始在船上安裝巨大的風帆,有的甚至可達800平方英尺,風帆從此成了推動船只航行的主要動力。這種改造立即產生了令人震驚的影響。那時,大多歐洲人還只是在陸地上活動,維京人卻已攜帶著木材、動物、食品等貨物穿梭在大西洋之上,行程接近4000英裏。

維京人還在船上安裝了一支長槳,用來控制船的航向,他們把這個裝置稱為“操縱槳”(Styra bord)。因為多數水手都慣用右手,所以為了方便控制,操縱槳安裝在靠近船尾的船身右側。航海術語“右舷”這個詞便是由此而來。雖然不如“右舷”那樣直接,但是與“右舷”相對的“左舷”,其起源也與維京人有關。維京人通常都是用船身左側靠岸,以防損壞右側的“操縱槳”。慢慢地,“port”(靠岸)這個詞便有了“左側”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