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維京故土(第5/5頁)

各種各樣的船只陸續出現,有貨船、客船、漁船等,其中戰艦,或者說維京長船更是力量、靈活與速度的完美結合。維京長船25能夠在水面迅速滑行,其建材全部來自當地,也不像建造典型的地中海船只那樣需要專門的技工。南方的船只有多層甲板,甲板之間通過鉚釘和支架相互連接,這種船只不僅造價高昂,而且笨拙沉重。維京長船則是采用橡樹26板疊接而成,而且他們總是選用綠色的原木,而非那些已經風幹的木材,因為綠色原木的韌性較好,能夠隨著風浪發生適當的彎曲。

除非有存放貨物的需要,大多維京長船都沒有船艙,遠洋航行也因此變得更加艱難。在風急浪大的海域,海浪經常會漫過船舷。除了搭在甲板上的簡陋帳篷外,幾乎沒有任何其他東西來保護船員免受雨雪的吹打。

然而,雖然維京長船不夠舒適,但構造卻極其簡單,足以給敵人致命的打擊——它沒有大型船跨海航行所需要的龍骨結構。維京長船吃水深度較淺27,幾乎可以在任何水域靠岸,不像其他的大型船,只能在深水港停泊。這種特點使得維京長船能夠在河流上航行,有的長船更輕便,甚至能夠在運河系統中航行。28

維京詩人稱這些長船為“海上駿馬”,但它們更像是潛行覓食的狼群。維京人發動侵略後,不幸的受害者開始用“海狼”來稱呼那些北方人。“海狼”是北歐神話中居住在人類世界外圍黑暗之地的掠奪者。維京長船最多可容納100人,但只需15個人便可操縱其在海上航行。這些長船行動迅捷,能夠偷偷溜過海岸防線;船上空間充裕,足以容納數周掠奪而來的物資;船身結構穩定,不懼大西洋上波濤洶湧的海浪;船體輕便,能夠在陸上的河流間穿梭。

但是最令人震驚的還是這些長船的速度。維京長船的平均航速可達4節,順風或者順流時的航速甚至可達8~10節。這種特點使得維京人的行動總是出其不意。只需3周的時間,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艦隊便能跨越900英裏,抵達塞納河入海口,日平均裏程超過40英裏。29即便僅僅依靠劃槳,他們也可以這麽快。一支維京艦隊,在逆流並且要躲避兩艘法蘭克戰艦追擊的情況下,只用了3天時間,便沿著塞納河行駛了150英裏,最終安全抵達巴黎。他們的中世紀敵人,即便可以從陸上取道平坦的羅馬大路,每天最多也只能行駛12~15英裏。縱然是精銳的騎兵部隊,竭盡全力,每天最多也只能騎行20英裏。

維京人的襲擊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殺傷力,原因就在於他們無可比擬的速度,他們的行動速度是敵人的5倍。他們的長船吃水較淺,能夠輕易穿過橋梁,自如地在淺水區域航行。船首是造型兇殘的龍頭,船身兩側的盾牌如同閃閃發光的鱗片,令人感到惴惴不安。他們可以在一次劫掠行動中,迅速地襲擊多個城鎮,並在對手集結軍隊趕赴現場之前消失不見。那些受害者在海上同樣沒有挑戰維京人霸主地位的希望。800—1100年,發生在北大西洋海域的重大海戰,幾乎都是維京人內部的戰爭。

9世紀初,構成維京時代的各種因素已然就位。斯堪的納維亞人最終在海上建立起無與倫比的優勢。他們對主要貿易航線了如指掌,虎視眈眈地盯著那個毫無防備的世界。現在唯一要做的便是選擇一個合適的攻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