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2/4頁)

當時盛宴剛開始不久,宴樓中洋溢著一派歡聲笑語。眾皇親與趙佶一樣,皆覺到了這裏已算是脫離了險境,就此逗留下去亦無不可,一個個心曠神怡憂慮盡消,這就使宴會的氣氛極佳。

揚州的地方主官見趙佶等人高興,他們也很高興。太上皇駐蹕揚州的機會不可多得,侍奉好了太上皇對其日後的仕途自有好處。因此從知州到通判對今日的宴會都十分重視,命令各曹參軍一律出席作陪。就在這些地方官員頻頻向趙佶獻辭敬酒的時候,城北的快報傳進了宴樓。

前來報信的是北城門守將派出的軍士。他報告說,探得有大隊人馬正向揚州開來,兵力約有萬余,具體是什麽部隊,正在再探之中。揚州知州為保障趙佶一行的安全,昨日在得知趙佶到來之時,就向四壁守將下達了命令,讓他們發現異常情況必須及時稟報。北城的守將生怕誤事受責,所以未等進一步探明端的,即先將此況報了過來。

知州得報,一面下令速搞清來者究竟,一面不得不馬上稟與趙佶。趙佶不聽則已,一聽此訊身上就禁不住激靈一下打了個寒戰。兩個可怕的字眼閃電般地從他的腦子裏蹦了出來:金軍!至於在這距汴京千裏之遙的地方如何會突然冒出一支金軍,這支金軍是取何道而來,假如汴京尚未失陷,它又如何可以越過宋軍的阻截,如此神速地追趕到揚州,等等問題,他這會兒沒工夫去想。

身上的寒戰還沒打完,他就嘩地一推杯盞站了起來,口氣急促地命令知州,立即備車送他去江邊。趙佶這一慌,宴樓裏頓時便全亂了套。金軍已追至揚州之說疾風一般傳遍席間。這時縱然有瓊漿玉液龍肝鳳膽,也沒人再有心思吃下一口。

眾人見趙佶匆匆忙忙離席而去,俱忙不叠地起身跟著往外跑。知州一見場面亂成這樣,手足無措方寸盡失。虧得那通判還有點應變能力,他急命在場的官員分成兩撥,一撥速備車馬先護送趙佶一行去江邊,另一撥調集衙役去驛館搬運趙佶他們的行李物品。那些官員心裏惦著的是自家的老小,然而當差不自由,不能不遵命先去幫助太上皇及其眷屬逃跑。他們都在心裏暗罵,若無趙佶這不吉祥的廢物至此,哪裏會招來這從天而降的禍事。

趙佶及其眷屬或乘車或騎馬,在揚州官員的護衛下,亂哄哄地趕到了江邊,行李細軟一時半會兒卻還運不過來。趙佶焦急地在岸邊踱了幾個圈子,覺得保命為要,不可再等,就欲登舟先行。然而但見沿江的大道上甲胄閃閃塵土飛揚,一彪人馬已經馳至眼前。

趙佶心慌意亂,一屁股坐在一塊青石板上,仰天哀嘆:萬事休矣!如果昨日連夜過江,急調江南宋軍扼住渡口,完全可以阻住追兵免除今日之險。真是太麻痹大意了!但現在後悔已無用,是死是活唯由天命了。

趙佶正緊閉著眼睛,惶恐地等待著厄運的擺布,卻聽得耳邊響起了兩個熟悉的聲音:“臣童貫、高俅拜見太上皇,謹祝太上皇龍體安康!”

趙佶以為是自己的幻覺,暗自苦笑了一下,默然未動。那兩人的聲音再次響起。這一回趙佶聽得真切,他睜眼一看,跪在面前的,果然是童貫、高俅。他又驚異地環視過去,發現那奔馳而至的大隊人馬,原來全是宋軍。

趙佶這才魂魄歸位,如夢方醒地舒了一口氣,開口問道,你二人如何來到此處,還帶來了眾多兵馬?童貫、高俅就稟道,臣等聞知太上皇南下進香,念及局勢動蕩,唯恐途生不測,特率本部人馬前來護駕。趙佶問,是皇上讓你們來的嗎?童貫、高俅回答,因護衛太上皇心切,行色匆匆,未及奏明皇上。

趙佶稍稍一轉腦筋,便猜透了這兩個人跟隨而來的真正用意。但不管怎麽說,身邊增加了這樣一支兵強馬壯的護衛大軍,總是一件好事。而且童貫、高俅這兩個人,總體上說算是死心塌地追隨他趙佶的人,有這兩個人護駕,諸事會方便得多。因此趙佶便不再追究其離京意圖,乃豁然而笑道,二卿忠心若此,予心甚慰。二卿所率部伍,即充為予之進香衛隊可也。

一場虛驚過去,眾皆額手稱慶。這時有些人就覺得方才趙佶那副草木皆兵的醜態非常好笑,但沒人敢表露出來。

接著裝載著趙佶一行細軟的車輛也趕到了江邊。揚州知州便上前恭問,太上皇是要在這裏住些時日,還是現在就過江?

按趙佶的原意,本是有在此住一段時間的念頭。他誦讀過不少前朝文人吟詠揚州的詩句,對這座以風流蘊藉聞名於世的南方古城很感興趣,對淮揚歌伎之芳姿艷貌亦早有耳聞。既然到了此地,何不飽覽一下其中的旖旎風光?但是方才的這場虛驚動搖了他的這個想法。這裏似乎仍然不夠安全。他躊躇了一下,向童貫、高俅問道,二卿之見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