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4/4頁)

慮及種種嚴重後果,鄭太後才不敢再沉默,急切地出面喝住了意欲蠻幹的童貫。然後,她回身低聲對趙佶道,上皇人在旅途居無定所,結怨民間此身何安?一語點醒夢中人,趙佶忙命童貫將人馬撤下。

民眾見官軍不再以武力相脅,情緒稍緩,然仍無退意。

趙佶便問鄭太後,對這些愚民強驅之不可,婉勸之不退,如之奈何?憑什麽他們不讓我過江,我就不能過江?我堂堂的太上皇難道連這一點自由都沒有嗎?鄭太後考慮了一下說,看來若不適當地做些妥協,大家都難得脫身。以妾身之意,且先如此如此,上皇意下如何?

趙佶聽了鄭太後的主意,略為沉吟,覺得是個權宜之計,不禁對她生出一股感激和敬意。於是他喚來揚州知州與通判,讓他們再去向民眾進行勸說。

知州和通判領命,馬上分頭去宣告太上皇的旨意。他們告訴百姓,太上皇南幸乃朝廷的重要政務安排,行程既定不可擅改。然揚州百姓挽留意切感人肺腑,上皇不忍拂民熱望,因之特留鄭太後及眷屬於此,並留殿前都指揮使高俅所率兵馬駐守揚州,與當地軍民攜手備戰共禦金虜。希望百姓們深明大義顧全大局,勿誤太上皇南巡要務。

這個折中的方案通報出來後,百姓的情緒大為舒緩。肯將鄭太後以及高俅一支人馬留下,在百姓的心目中,是太上皇給予了他們很大的台階和面子。而如果非堅持太上皇本人留下不可,可能會把事情搞僵,反倒事與願違。畢竟他們也不願意鬧出流血事件,於是在民眾間便議論紛紛起來,多有認可之意。

知州和通判見眾意開始松動,就趁熱打鐵再加善勸。鄭太後亦當即辭別趙佶,帶著眷屬們登上了返回城裏的馬車。人們見了,乃信鄭太後等留駐揚州非為虛言,就一撥一撥地逐漸散去。一場風波至此總算平息。

這時天已將暮,趙佶唯恐夜長夢多,吩咐隨員抓緊時間渡江。童貫忙命軍士將趙佶的行囊箱包搬運上船,帶領部分親兵親自護衛趙佶登舟啟程。勝捷軍的大隊人馬則經浮橋步行過江。

趙佶在張迪的攙扶下步入船艙,他看著一直在鞍前馬後忙碌不停的童貫,對其勤勉事主的精神十分贊許。剛才童貫那種敢於采取極端措施、不惜得罪百姓來維護趙佶的利益的舉動,盡管失之孟浪,但是忠心可嘉,令趙佶深感此人確乎不可多得。而張迪卻認為,童貫其實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他很擔心此行由於童貫的加入,會使趙佶與皇上趙桓的關系產生裂痕。但這個念頭他不敢明說。

高俅與童貫一起奔波千裏,好不容易追上了趙佶,卻被趙佶一句話留在了揚州墊背,心中老大地懊惱。他暗罵到底是童貫這只不公不母的老狐狸溜須拍馬技高一籌,便宜總是讓這廝占了去。而實際上卻正是由於他沒有追隨趙佶過緊,後來方僥幸未被趙桓列入誅殺名單。這才真正是撿了個最大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