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四千發炮彈攻不下使館:榮祿的秘密(第5/7頁)

榮祿對這一切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除了慈禧希望向洋人“示好”,他個人更加希望中軍士兵和使館區搞好關系。因為和慈禧一樣,榮祿從來不會相信這場戰爭朝廷會取得勝利,一旦將來戰敗,肯定是議和,一旦議和,洋人肯定要追究“開戰元兇”,而他不僅親自率領過中軍“圍攻使館”,還是八國聯軍主要戰鬥對象武衛軍的統帥,這是絕對會上洋人“黑名單”的,必須先給自己留條後路啊。

8月10日,武衛軍發動了最後一次猛烈攻擊,而這一天也是八國聯軍攻進通州之前,為了“保”北京,榮祿做了最後一次挾持“人質”努力,仍然失敗。

在這近兩個月的圍攻時間裏,使館區共有66名洋人死亡,看上去傷亡也不小了,而了解一下清軍發射的彈藥就能說明問題了——清軍總共發射了4000枚以上的炮彈,以及100萬發以上的子彈!也就是說,在使館四面被圍、清軍可以居高臨下進攻的情況下,平均每發射60發炮彈再加上1.5萬發子彈才能造成洋人方面一人死亡,既需要裝作“圍攻”的樣子不斷打炮,又要保持如此之低的命中率,榮祿大人也實在不容易啊。事實證明中軍的炮彈基本上都是“打向月亮”,只有兩個時候,榮祿動了真格。

一是當“使館衛隊”試圖發起反攻,想沖出包圍圈,這就沒的商量了,出來一個殺一個,格殺勿論,那66人中的很大一部分其實就是這麽被擊斃身亡的。榮祿大人保證整個“圍攻”期間,使館區內沒有任何人走出他的包圍圈(給天津送信的密使是走的另外一條通道),當然,榮祿大人的軍隊也沒有攻進使館。

另外就是試圖實施慈禧“人質”想法的時候,這個時候中軍是有限度地進攻。

而除了這兩種時候,平時的那些朝天炮其實也並不是那麽好打的,它首先必須打在使館區範圍之內,但如果流彈落到各國使館,同樣可能誤傷洋人,給他們造成更大的傷亡——也就是說,即使是“打月亮”,也需要有角度地去打。

中軍打出的那些大炮,其實大部分都落在了同一個方向,一個很少有洋人的地方——肅王府。

在6月義和拳進北京時,北京城裏5000名左右的教民緊急避難,其中大約3000名教民去了北京最大的教堂——北堂。而2000人左右在使館區外打地鋪,希望能夠得到使館的保護。

一開始,使館區方面想趕走他們,但是後來,他們改變了主意。

因為使館區裏也需要很多的苦力的,於是這2000人最終被允許進入使館區。

肅親王善耆的家正好位於使館區四面圍墻之內(英國公使館對面),當時在使館方面的逼迫下,善耆乖乖地搬了家,於是肅王府就成了2000名教民的“避難之地”。使館區外武衛軍中軍的炮火就集中於此。

在“圍攻使館”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裏,這2000名左右的清國教民就承受了圍墻外自己國家的軍隊——武衛軍中軍大部分的炮火,他們的死亡人數應該遠遠超過洋人(具體數字在史料上沒有記錄),而除了要躲避炮火,這些教民還要忍受其他的死亡威脅——饑餓和驚恐。

糧食被洋人拿走了,教民們挖壕溝、灌沙袋、修工事、滅火、背屍體、搬運槍支大炮,每天必須幹各種繁重的體力活,才能領到一小塊食物,當公使們享受西式美餐的時候,教民們常常餓得兩眼發暈,馬肉歸洋人,馬皮就被教民撿起來吃掉。臭水溝裏的死屍引來了烏鴉,被他們捉來吃掉。教民們吃遍肅王府裏的樹皮、樹根和樹葉,最後開始吃泥土。

在使館區外的圍困有所放松之際,“使館衛隊”的士兵們就很喜歡在夜晚來肅王府遊蕩,他們當然不是來送糧食的,也不是來王府的花園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的,而是來搜尋教民中是否有容易上鉤的女子,一些女教民被侵害的事件就在夜色下發生和被掩蓋了。

教民們也許從來不會想到,跟他們有同樣信仰的洋人,也同樣保護不了他們!

這就是“使館之圍”的真相,雖然就連當時的洋人也對“清國一萬禦林軍圍攻近兩月,竟然連一座小小的使館都攻不下來”表示十分吃驚,但我們知道,這只不過又說明了那個在大清早已是見怪不怪的現象——清國的軍事問題,往往是三分政治、七分軍事,這次只不過是“政治”的成分占得多了點,讓人無法從軍事的角度理解。正如慈禧後來說的:“我若是真正由他們(指端王集團)盡意地鬧,難道一個使館有打不下來的道理?”(吳永:《庚子西狩叢談》)

那麽,既然慈禧一直有打“人質牌”的想法,榮祿指揮武衛軍中軍也嘗試過好幾次,為什麽一萬大軍在近兩個月的時間都沒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