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四千發炮彈攻不下使館:榮祿的秘密(第7/7頁)

看來天津淪陷之後,天津團民中流傳的“朝廷不再信任我們,要殺我們出氣”的傳言,也並非空穴來風。

7月31日,慈禧再次發布上諭,開始以“赴前敵助戰”為名,調團民出京,而一旦出京,那就是“令其為前驅”“少有退縮,迎以大炮,一炮休矣,升天矣,實露半撫半剿之法”(《石濤山人見聞志》)。

自從與洋人開戰之後,如何調團民出京就是慈禧最重要的事了,因為這也是對她權力安全的極大威脅,慈禧一直沒有找到好的時機。然而沒有時機不等於不做這事,現在,慈禧終於等到這一天了,看來搞陰謀詭計也是需要時機的啊。

從這時候起,北京城裏團民的數量開始明顯減少。8月10日,八國聯軍進攻通州之前,“十萬團民”只剩下了5萬,並且仍然每天都在銳減。

又有和八旗軍的內亂,又自身難保,那麽攻打北堂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和使館區一樣,在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裏,他們從來沒有攻進過北堂!

而北堂內的情況也十分慘烈,43名洋兵基本已經全軍覆沒,彈藥用盡,教堂裏只剩下最後一頭沒殺的騾子和400磅大米,但這是洋人的食物。教民只能吃遍北堂各建築物間的樹葉和草根,或者用少量谷物、切碎的麥稈和其他材料混合起來制成的難以下咽的粗糙面包,300名教民和75名孤兒在饑餓和疾病中死去。很顯然,北堂已經再也無法堅持下去了,但他們盼來了救星——通州的八國聯軍即將進攻北京!

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前夕

8月11日,八國聯軍進入通州,他們看到的是一座“繁華都會”,通州城有七八米高的城墻,有城門、有鼓樓、有十字街道,街道延綿數公裏,人口接近十萬,可以與歐洲大城市相媲美。

然而,它僅僅是守衛北京的門戶。

在八國聯軍面前的,是“巨城”——北京。北京是多個王朝的都城,它第一眼看上去並不那麽光彩奪目,因為它把一切都掩藏在平常淡定之中,對於攻進北京,八國聯軍的每一個士兵都躍躍欲試。

8月13日,聯軍指揮部在通州制訂了進攻北京的計劃:以通州城為大本營,德、法、意、奧四國部隊因兵力太少而留守通州,以日軍為主,日、俄、美、英四支部隊共1.5萬人攻城,分四路:日軍主攻京通大道上首當其沖的朝陽門;其次的俄軍主攻東直門;然後是美軍攻東便門,英軍攻廣渠門(當時俗稱“沙窩門”)。

為了又避免出現某支軍隊提前出發的情況,四軍指揮官達成了一致意見:在8月14日上午同時出發,誰都不許搶先行動!

北京城內,榮祿的武衛軍中軍、董福祥的武衛軍後軍以及禁旅八旗從外城城門到皇宮進行了層層部署,總兵力共計6萬多人,城門的守衛主要依靠董福祥,重點守護面向通州的朝陽門、東直門、東便門和廣渠門四門;八旗軍主要守護內城,同時作為機動部隊隨時準備增援董福祥軍,當然,皇宮和皇城的守護也是重點;能夠召集來的團民也召集到前線了,不過,他們的人數已經是每個時辰都在減少!

慈禧無比緊張,1860年英法聯軍進京,跟著鹹豐帝出逃的往事歷歷在目,現在八國聯軍大軍壓境,北京能否守得住?她能否躲過再逃跑的命運?成敗在此一舉!

8月13日午夜,戰鬥首先在東便門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