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傳奇時代(第3/4頁)

雜劇藝術的老化,還有一部分是雜劇本身的藝術格局造成的,即便在其黃金時代也存在。如北曲聯套、一人主唱的體制,就是明顯的例證。

聯套的體制,對於突出劇作主調、取得音樂協調,不無好處,但把一個套曲全都局囿於一個宮調之中,畢竟過於單調和平直,難於展現劇作所要求的起伏跌宕。一人主唱的體制,也與之相類。

這些問題,在雜劇勃興之時,展現其功為多,暴露其過為次,即便略感拘束,也被劇作本體和劇壇整體所洋溢的蓬勃生命力所蔭掩了。到了後期雜劇,就像失去生命光澤的中老年會越來越明顯地暴露出自己容貌上的弱點一樣,這些體制上的局限也漸漸顯得幾乎不可容忍。本來這個時期的雜劇就已是夠刻板的了,但一想對刻板有所突破則立即遇到體制上的阻礙,結果這種體制也就越來越令人厭倦。

觀眾厭倦了,社會厭倦了,但不少戲劇家還在雕琢著、固守著,(王驥德:《曲律》謂雜劇“終元之世,沿守惟謹,無敢逾越”。)這個矛盾日顯尖銳,其結果毫無疑義:一敗塗地的不可能是觀眾,而是雜劇。

元代的滅亡,大明帝國的建立,也沒有給雜劇藝術補充多少生氣。相反,由於漢族所受的民族壓迫被解除,原先構成元雜劇郁憤基調的一個重要社會依據也失去了。雜劇內容,越來越顯得蹈空。

明初出現過雜劇的虛假繁榮,主要表現在皇族的參與。連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和孫子都成了頗孚聲名的戲劇家,他們的周圍又招羅了大量的戲劇人才,編劇演戲,成了一種瑞雲繚繞的官場盛舉。但平心而論,這實在不是一種正常的藝術活動,而是特殊政治生活的一種裝潢,上層政治人物的一種掩體。明初廣封藩王,皇帝只恐藩王有政治異心,因而藩王們便以聲色之樂炫人耳目,皇帝也想在這方面予以鼓勵。李開先(1502—1568)說:“洪武初,親王之國,必以詞曲一千七百本賜之。”(李開先:《張小山小令後序》。)史乘記載,建文四年,朝廷曾“補賜”諸王樂戶;宣德元年,朝廷曾賜寧王朱權二十七樂戶。這樣,明代前期的藩國之中,以演劇為中心的娛樂活動就十分盛行,然而藩王們即便有藝術才能也未必真的在醉心藝術。

以朱元璋的兒子朱權(1378—1448)(《太祖實錄》、《明史》、《明史稿》中均稱朱權為朱元璋的第十七子;而《英宗實錄》、《列朝詩集小傳》等均稱朱權為朱元璋的第十六子。存疑。)為例,早年受封寧王後曾在北方建立過武功,後來改封南方,又與明宣宗意見抵牾而受譴,便只得在神仙道化的幻想中過日子,(《明詩記事》等文獻載,朱權因於宣德四年(1429)論宗室不應定品級而招怒宣宗,受譴後托志沖舉,每月派人到廬山山顛囊雲,並建一間小宅曰“雲齋”。並擇山建築生墳,屢次前往盤桓。)寫作雜劇,亦以此為旨。例如《沖漠子》一劇,寫神仙點化凡人的道化故事,是他存世的代表作,究其內容,大多是他的自我寫照。如《沖漠子》的這一段自白便很典型:

貧道……生於帝鄉,長於京輦。為厭流俗,攜其眷屬,入於此洪崖洞天,抱道養拙。遠離塵跡,埋名於白雲之野;構屋誅茅,棲遲於一巖一壑。近著這一溪流水,靠著這一帶青山,倒大來好快活也呵!豈不聞百年之命,六尺之軀,不能自全者,舉世然也。我想天既生我,必有可延之道,何為自投死乎?貧道是以究造化於象帝未判之先,窮生命於父母未生之始;出乎世教有為之外,清靜無為之內。不與萬法而侶,超天地而長存,盡萬劫而不朽。似這等看起來,不如修身還是好呵!

這確實是一種內心的自況。他帶著這種心情投入戲劇藝術,又把這種心情交付給戲劇人物,此間情景就像他築造的“精廬”、“雲齋”一樣。要讓這樣的活動來翻新一代戲劇,當然是不可能的。

名聲比他更大一點的皇族戲劇家,是與他年齡相仿、但在輩分上比他小一輩的周憲王朱有燉(1379—1439)。(朱有燉僅比他的叔叔朱權小一歲。他父親朱棣為朱元璋的第五子,亦長於詞賦。)皇族的地位給了朱有墩一種特殊的幸運:他竟然完整地傳下來三十余個雜劇劇本保留至今。即使在明代當時,他的劇目也是頗孚聲望的,李夢陽(1473—1530)詩雲:中山孺子倚新妝,趙女燕姬總擅場。齊唱憲王新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李夢陽:《汴中元宵絕句》。)

遙想當年,這位“王爺”確也不失為一位劇壇明星。他的戲,比較本色,注意變化,也講究音律,易於付諸舞台,又對雜劇的某些規範有所突破。但是,他的戲劇活動也沒有離開政治隱蔽和自我排遣的路途。在朱有墩現存的三十余個雜劇中,大致上神仙道化、封建倫理、吉祥壽慶這三方面的題材各占十個左右,此外還有一兩出綠林題材的劇目。這個題材結構,已大體顯示出了他的藝術傾向。朱有燉所遭受的政治風波比朱權更大,他的父親朱橚受到了囚禁和謫遷,朱有燉自己也一直處於政治攻訐的漩渦之中。他為求精神上的遁逸而涉足戲劇,但一開手又處處流露出自己的皇家立場、朝廷氣息。因此,他的戲劇在內容上只能是喜慶、訓示、空虛的復雜混合。形式上的種種優點和突破,都不足以療救整體的疲弱。中國戲曲史家周貽白(1900—1977)指出,“朱有燉想學關漢卿,終於取貌遺神,不能望關漢卿的項背”。(周貽白:《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明代的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