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揚鑣:你往何處去?(第2/4頁)

見此情形,李亨不得不點頭同意,隨後便讓廣平王李俶去跟玄宗稟報。玄宗帶著隊伍走了一段路後,就停下來等太子。可左等右等,最後卻等到了太子準備與他分道揚鑣的消息。

玄宗搖頭苦笑,嘴裏不停地念叨著兩個字:天意、天意、天意……

隨後,玄宗從護駕的禁軍中撥出兩千人馬,讓他們去跟隨太子,並告諭將士說:“太子仁孝,足以擔當社稷,你們要好好輔佐他。”接著又命人轉告太子:“你努力去做,別掛念我,西北的那些胡人將領,我歷來待他們不薄,相信一定會效命於你。”最後,玄宗又讓人向李亨轉達了傳位之意。

李亨聞言,趕緊派人回稟,表示自己絕不接受傳位之命。

當然,這只是一個姿態。

短短一個月後,李亨就在部眾的勸進下,“遵馬嵬之命”,在靈武登基即位了。

基本上可以說,如果沒有馬嵬驛“父老遮留”的這一幕,也就沒有後來的靈武即位。

正因為此,所以後人普遍認為,“父老遮留”其實是李亨導演的一出戲,目的是為了脫離玄宗,以便尋找機會自立門戶。甚至還有不少學者認為,“馬嵬驛之變”也是李亨一手策劃的。因為從“馬嵬之變”到“父老遮留”,再到“靈武即位”,有一個非常清晰的因果鏈條貫穿其間。也就是說,其內在動因都是李亨要從玄宗手中奪取天子大權。

那麽,真相是否如此呢?

說李亨是“馬嵬之變”的幕後主使,在邏輯上固然可以成立,但證據並不充分。綜觀涉及這一事件的相關史料,並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支持這一點。所以我們認為,李亨並非事變主謀,他只是事先知情,並對陳玄禮的行動采取了默許的態度而已。從這個意義上說,李亨頂多只能算是一個同謀,不能算主謀。

至於“父老遮留”這一幕,則極有可能是李亨策劃的。其因有三:

首先,玄宗幸蜀這一年,李亨已經四十六歲了,入主東宮也已整整十八年,對於這樣一個老太子來說,生命中最大的願望當然就是登基即位了。可是,如果跟隨玄宗流亡巴蜀,即位之事必然要被無限期地推遲。所以,李亨肯定要想辦法脫離玄宗。

其次,劍南是楊國忠的地盤,而李亨與楊國忠的矛盾朝野共知,雖然現在楊國忠死了,可李亨仍然會跟大多數禁軍將士一樣,擔心自己入蜀之後的命運。就算楊國忠的舊部不為難他,但終究是寄人籬下,做任何事情都放不開手腳。倘若如此,不要說何時才能輪到他當皇帝,即便是固有的太子權威也將大打折扣。所以,李亨無論如何也不會跟隨玄宗入蜀。

最後,玄宗在巴蜀建立流亡朝廷,固然可以憑借蜀道的艱險阻擋叛軍的進攻,獲得一時之苟安,但是凡事利弊相生——既然叛軍不容易打進來,你唐軍當然也不容易打出去。就像那些勸留的百姓所說的那樣,要是玄宗父子都躲到巴蜀去了,那就等於把中原的大好河山拱手讓給了安祿山。換句話說,一旦李唐的流亡朝廷龜縮在西南一隅,那麽四方的平叛力量極有可能陷入群龍無首、各自為戰的境地,而所謂的“收復兩京、中興社稷”也只能流於空談。對此,李亨不可能沒有憂患之思。所以,就算不考慮個人的政治利益,而是僅從社稷安危的角度出發,李亨也必須與玄宗分道揚鑣,自立門戶。

據《舊唐書·李輔國傳》稱,馬嵬之變後,“輔國獻計太子,請分玄宗麾下兵,北趨朔方,以圖興復。”由此可見,無論是從邏輯上分析,還是從史料上看,李亨與玄宗在馬嵬分道揚鑣,都是有預謀、有計劃的,絕非出於偶然。

既然李亨與玄宗分手是勢在必行之舉,那麽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他要以什麽方式、什麽借口來分?

這裏有兩條高壓線是絕對碰不得的:一、不能引起玄宗的不快和猜疑;二、不能背上“不忠不孝”的罵名。

那麽,要怎麽做才妥當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民意”來說話。

如何顯示民意呢?

那當然就要把老百姓請出來了。因此,李亨才會與兒子李俶、李倓及心腹宦官李輔國精心設計了“父老遮留”的一幕。有了這一幕,就足以表明李亨是在被動與無奈的情況下與玄宗分手的;並且只有這樣子,才能表明李亨秉承了天意,順應了民心,從而占據道德制高點,為日後的“擅自即位、另立朝廷”奠定必要的輿論基礎。

和太子分手後,玄宗繼續西行,於六月十七日抵達岐山(今陜西岐山縣)。還沒等他喘口氣,就聽說叛軍前鋒已經逼近,玄宗不敢停留,又一口氣逃到了扶風。

到了扶風後,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再次擺在了所有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