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驛之變

六月十四日,大約中午時分,玄宗一行走到了馬嵬驛(今陜西興平縣馬嵬鎮)。

這裏只是帝國千百個驛站中極為普通的一個,可沒有人會料到,它馬上就將因為一起重大的事件而永載史冊。

行至馬嵬驛時,禁軍將士們忽然都停了下來,再也不想往前走了。

因為從長安這一路走來,他們已經郁積了太多的不滿。

這些禁軍官兵都是長安人,倉猝跟隨玄宗出逃,被迫拋棄了妻兒老小,本來心裏就一百個不情願,加之一路上連飯都吃不飽,更讓他們感到委屈和憤怒。於是,他們開始不斷抱怨,心中的怒火逐漸升騰,走到馬嵬驛時,種種不滿的情緒徹底爆發,以致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停下了腳步。

面對群情洶湧的六軍將士,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心中暗暗叫苦。

他知道這回麻煩大了。

此次出逃,他肩上的責任最重。作為禁軍的最高長官,他既要負責天子、宰相和一大幫皇室成員的安全,又要在將士們吃不飽的情況下號令他們,其艱難處境可想而知,所以他自己也窩了一肚子火。

此刻,陳玄禮很清楚,如果不能給怒火中燒的六軍將士找一個宣泄的對象,後果將不堪設想!

陳玄禮心念電轉,馬上就有了主意。

在這種情況下,也只能把矛頭指向朝野共憤的楊國忠了。

他隨即大聲對部眾說:“今天下崩離,萬乘震蕩,豈不由楊國忠割剝氓庶,朝野咨怨,以至此耶?若不誅之以謝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憤!”

此言一出,就像一支火把扔進了柴草堆,六軍將士紛紛攘袂高呼:“念之久矣,事行身死,固所願也!”(《舊唐書·楊國忠傳》)

誅殺楊國忠的事情就這麽定了。

不過,陳玄禮並沒有馬上動手。

因為,他不是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武夫。早在四十多年前,身為禁軍將領的陳玄禮就參與了李隆基誅殺韋後的唐隆政變。對於兵變這種事,他自然比一般人更為輕車熟路,可同時也更為成熟和冷靜。

他深知,楊國忠是皇帝跟前的頭號寵臣,要殺他,就意味著要和皇帝翻臉。換句話說,誅殺宰相這種事情,說好聽點叫做“清君側”,說難聽點就是逼宮,就是謀反!陳玄禮可不想背上謀反的罪名,所以,必須為這場兵變尋找一個強硬的政治後台,使行動更具合法性。只有這樣,陳玄禮才能放手一搏。

那麽,誰最有可能作為陳玄禮的政治後台呢?

答案只有一個——太子李亨。

眾所周知,早在李林甫當政期間,楊國忠就曾多次充當李林甫的打手,屢興大獄陷害太子。及至楊國忠當權,他與太子的矛盾更趨尖銳。到了安祿山起兵後,玄宗曾提出要讓太子監國,甚至流露了傳位之意,可最後還是被楊國忠攪黃了。所以,太子李亨與楊國忠可謂勢同水火,不共戴天。

主意已定,陳玄禮立刻找到東宮宦官李輔國,通過他向太子匯報了誅殺楊國忠的計劃。

得知陳玄禮的計劃後,李亨心裏自然是極度贊同的,可他很聰明,他知道這種事情非同小可,一不留神就可能引火燒身。所以,他並沒有作出任何明確的表態,更沒有作出肯定的答復。

當然,他也沒有表示反對。

不反對就等於默許。陳玄禮心領神會,遂下定決心動手。

恰巧在這個時候,隨同玄宗從長安逃出來的一批吐蕃使節正圍在楊國忠馬前訴苦,說他們找不到吃的,讓宰相幫他們解決肚子問題。楊國忠大不耐煩,正準備打馬走開。陳玄禮見狀,頓時靈機一動,忽然回頭對部眾大喊:“楊國忠勾結胡虜謀反,殺了他!”

士兵們隨即一擁而上,有人馬上張弓放箭,射中了楊國忠的馬鞍。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楊國忠大驚失色,慌忙掉頭而逃。可他剛剛竄進驛站的西門內,嘩變士兵就追上了他,一人一刀下去,轉眼就把他砍成了一堆肉醬。隨後,余恨未消的士兵們又把他的腦袋割下來,掛在了驛站的大門上。

天寶末年最得寵最拉風的一個宰相,就這樣稀裏糊塗地死了,而且死得比誰都難看。

其實,把安史之亂完全歸咎於楊國忠,是當時的人們冤枉了他,甚至可以說是高擡了他。

因為,他遠遠沒有那麽大的能量。果真要追究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唐玄宗李隆基肯定是一號人物,其次是一代權相李林甫,最後才能輪到楊國忠。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歷史總是把吃飽的感覺歸功於第三個饅頭。這句話乍一看不太好理解,可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說,人們在評價歷史事件的時候,總是習慣於為它找一個最近的、最淺顯的原因,而忽視一些較遠的、更深層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