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弓刀:東突厥的覆滅(第4/4頁)

現在頡利從他的眼皮底下溜了,唐軍一定會認為是他故意放跑的,這份罪責他無論如何也承擔不起。思慮及此,蘇尼失不得不痛下決心,火速派人進入山區追捕,最後硬是把頡利給抓了回來。

貞觀四年三月十五日,唐大同道副總管張寶相率部進抵蘇尼失大營,蘇尼失連忙把五花大綁的頡利交了出去,隨後率麾下的五萬帳全部降唐。

至此,“漠南之地遂空”,唐朝平定東突厥的戰爭終於畫上圓滿的句號。

東突厥亡國後,其殘余部眾一部分歸降薛延陀,一部分投奔西突厥,另有十萬余人歸附唐朝。太宗李世民在廣泛聽取群臣的意見後,采納了中書令溫彥博“全其部落,順其土俗,授以生業,教之禮義”的意見,將突厥降眾安置於東起幽州、西至靈州的各個州縣內,希望以中華禮儀之邦的文明力量,逐步將其同化。

原東突厥的疆域,頡利轄境被分置為六個州,設立定襄都督府與雲中都督府;突利轄境分置為順、祐、化、長四州。

頡利被擒至長安後,李世民先是把他的家人和他一起軟禁在太仆寺。頡利終日抑郁寡歡,與家人悲歌而泣。李世民遂安排他出任虢州刺史,因為其地“多獐鹿”,可以讓他縱情打獵。但頡利辭謝,李世民只好授予他右衛大將軍之職,並賜以田宅。

對於一個自即位之後便屢屢侵犯唐朝的亡國之君來說,李世民的做法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了。貞觀八年(公元634年),頡利在無盡的悔恨和哀傷中郁郁而終。李世民命其族人以突厥禮儀葬之,贈其“歸義王”,謚號“荒”。

對於東突厥的突利小可汗及一幹降將,李世民更是展示出了一個天可汗的非凡氣度和博大胸襟。他說:“凡有功於我者,必不能忘;有惡於我者,終亦不記!”(《舊唐書·突厥傳》)

突利先是被封為北平郡王、右衛大將軍,後又出任順州都督;蘇尼失封懷德郡王;阿史那思摩封懷化郡王、右武侯大將軍,後出任北開州都督,統領頡利舊部。其他突厥降將官居五品以上者共有一百余人,占朝廷高階官員的一半;原東突厥的貴族政要進入長安定居的將近一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