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武修文(第3/4頁)

至此,這棵搖擺不定的墻頭草終於有了歸宿。而自從隋朝末年以來便一直為患邊境的這股割據勢力,也總算在盛世前夕回到了中原王朝大一統的懷抱。

這對於即位不久的李世民而言,當然是一份特殊的賀禮。所以李世民並沒有虧待苑君璋,隨即任命他為隰州(今山西隰縣)都督,封芮國公,並賜食邑五百戶。

那麽,東突厥到底發生了什麽,才會讓苑君璋這個一貫首鼠兩端的人最終下決心歸降李唐呢?

答案是四個字:天災人禍。

首先是人禍。東突厥自從始畢可汗以來,國勢之所以日益強盛,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政令簡便易行,符合突厥人質樸的天性,至頡利可汗執政初期,仍然保留著這個優良傳統,所以國力依舊強大。但是到了後期,頡利專門寵信一個叫趙德言的漢人,此人得寵之後作威作福,將突厥的種種制度、政策和法令悉數變更,導致政令煩苛,國人不勝其擾,大為不滿;加上頡利可汗又與敕勒諸部族交惡,頻頻與其中的薛延陀、回紇等部交戰,因此內政大亂,國力日衰。

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正當東突厥局勢日益嚴峻之時,又連續幾年遭遇罕見的雪災,致使牲畜普遍死亡,民間爆發了大規模饑荒,百姓紛紛凍餒而死。頡利眼見國庫日漸空虛,王庭的各項開支捉襟見肘,不得不對突厥各部落征收重稅。這樣一來愈發導致惡性循環,突厥民眾不堪負荷,“由是內外離怨,諸部多叛”(《資治通鑒》卷一九二)。

到了貞觀元年秋天,東突厥已經日暮途窮,徹底暴露出亡國之兆,於是唐朝的大臣們紛紛勸說李世民趁勢出兵,攻擊突厥。

很顯然,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盡管已經確立了偃武修文的政治路線,準備專心致力於內政建設,但是在如此誘人的機會面前,李世民還是心動了。

他召集了蕭瑀、長孫無忌等宰執重臣,說:“頡利君臣昏虐,危亡就在眼前。如果我們發兵攻擊,則背棄了剛剛與其訂立的盟約;可要是不打,又會坐失良機,你們認為該怎麽辦?”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巴不得雪洗渭水之盟的恥辱,所以擔心違背盟約雲雲,不過是場面上的漂亮話而已。他真正的難處並不在於是否會違背盟約,而在於是否會違背他剛剛確立的大政方針。

要知道,戰爭的機器一旦開動,絕不是說停就能停的。雖然此時的突厥虛弱不堪,但是能否在短時間內結束戰爭,誰也沒有把握。所以盡管李世民內心躍躍欲試,可還是強忍著報仇的沖動,希望廣泛聽取大臣們的意見。

對於這個問題,大臣們分成了兩派,蕭瑀等人贊成出兵,而長孫無忌則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說:“蠻虜並未侵犯邊境,所以臣以為不便開戰。理由有三:第一,違背盟約;第二,勞民傷財;第三,非王者之師!”

李世民最終采納了長孫無忌的意見,停止了對突戰爭的動議。

其實,真正讓李世民放棄戰爭的理由只有一條,那就是——勞民傷財。

為了確保國內的和平,早日達成太平盛世的理想,李世民最後還是放棄了平滅突厥這一唾手可得的武功。

他知道,眼下最值得自己追求的東西不是威震四夷的赫赫武功,而是李唐天下的煌煌大治。

貞觀元年初秋,李世民好不容易說服自己放棄了對突戰爭,可緊接著在九月份,他卻不得不發布了另一道戰爭命令,進攻目標是嶺南的酋長馮盎。

此人其實很早就已歸順唐朝,但卻長年與其他部落相互攻擊,而且不到長安朝貢,所以與他毗鄰的唐朝各州紛紛上表,奏稱馮盎反叛,請求朝廷下令征討,前後奏章不下數十件。

像這樣的戰爭,李世民就認為非打不可了,因為馮盎的性質是叛亂,與突厥截然不同。

所以李世民幾乎不假思索地做出了決定,命江南、嶺南數十州的軍隊,共同出兵討伐馮盎。

然而,有一個人對李世民的戰爭決策卻大不以為然。

他並不認為這場仗非打不可。

這個人就是魏徵。

就在戰爭即將打響的前夕,魏徵極力勸諫李世民:“如今天下初定,而嶺南瘴氣流行、路途遙遠,無法駐紮重兵,況且指控馮盎叛亂的證據並不充分,臣以為不應興師動眾。”

李世民說:“檢舉馮盎的奏章不絕於途,怎能說證據不充分?”

魏徵說:“馮盎若反,必分兵據險,攻掠州縣。如今對他的指控已有數年,而他的軍隊始終沒有越出轄區,顯然並不是反叛。只因江南各州眾口一詞,都說他反,陛下又從不曾遣使安撫,馮盎畏懼一死,當然就不敢入朝。如果派遣使臣前往,示以至誠,馮盎喜於免禍,必可不戰而令其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