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魏征的最後幾年(第5/6頁)

唐太宗之所以這麽做,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辟謠,然而,這卻是魏征沒想到的。他不願意去東宮,也不願意輔佐太子,六年前,他都要請辭,無奈在唐太宗的竭力挽留下,掌管門下省,如今自己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輔佐儲君的重任,自己怎麽敢承擔?於是上前說:“陛下,臣患眼疾,實在無力輔佐太子啊!”

“魏愛卿,漢朝的太子是四老輔佐,朕如今也只能靠你了,你患病,朕是知道的,但即便你臥病在床,只要你任太子太師,就是在保全太子啊!”

唐太宗說得很真誠,那刻的他已經意識到,想要挽救太子,避免儲位之爭引發悲劇發生,他唯有靠魏征了。

魏征深知唐太宗的心意,雖然心裏不甚情願,卻也只能嘆口氣,再次打消了功成身退的想法……

(3)

人算不如天算,計劃趕不上變化。就在唐太宗任魏征為太子李承乾的太師後不久,魏征便臥床不起了。

得知魏征臥床不起時,唐太宗還有些不相信,以為魏征是在裝病,不想去東宮。為了驗證真假,派中使去魏府探病,旨在以探真假。不過,當中使將魏征家裏的情況一一匯報給唐太宗時,唐太宗沉默了,甚至眼圈發紅,雙眼含淚。

第二日,他令人將宮裏準備為他修建小殿的建材,運到了魏府,用以給魏征建大屋。

“一個大唐宰相,朝廷重臣,怎麽能住得那麽寒酸?”

原來,中使去魏府後發現,魏征不僅病臥在床是真,而且魏府雖然不至於是“家徒四壁”,卻也家什陳舊簡陋,房屋窄小,連正寢都沒有。

“朕虧對魏愛卿啊!”唐太宗說這句話時,眼眶溢滿了眼淚,“讓太醫去給魏愛卿診治吧,用最好的藥。”

然而,太醫雖然上門診治了,也用上了最好的藥,可魏征的病依然不見起色。

“你們怎麽搞的?皇後生病你們醫不好,現在魏愛卿生病你們還是醫不好!”唐太宗對著幾位太醫大發脾氣,“如果你們再醫不好魏愛卿,朕要了你們的命!”

唐太宗又氣又急。如今幾位皇子間明爭暗鬥,自己正為此焦頭爛額,且朝中政事那麽多都需要魏征拿主意,他怎麽可以生病?當然,更讓他害怕和不敢接受的是,一旦魏征有個好歹,像皇後那樣撒手人寰,離自己而去,自己豈不又失去了一只臂膀?

魏征不能死,必須活著。

可太醫不是神醫,幾位太醫拿出了渾身解數,魏征的病情依然不見起色。

“你就住在魏府,每天向朕匯報魏愛卿的病情!”唐太宗吩咐中郎將李安儼說。

中郎將李安儼去了魏府,也每日準時匯報魏征的病情,情況不容樂觀。

“父皇,師傅(老師)病情一直不見好轉,兒臣想,要不給師傅沖沖喜,指不定師傅的身體就康復了!”太子李承乾對唐太宗說。

對太子李承乾來說,他想讓魏征身體康復的心情,甚至是甚於唐太宗的。在他覺得父皇要廢他,立弟弟李泰時,父皇任魏征為他的太師以及朝堂之上的那番話,讓李承乾松了一口氣,對父皇的怨恨也減少了很多。因為他知道,依父皇對魏征的信任,魏征做自己的老師,自己的儲君位也便牢不可破了。因此,雖然魏征在剛剛被任命後便生病了,可太子李承乾依然將他視為自己的老師。

唐太宗眼見魏征病情一日重似一日,又無計可施,聽了太子李承乾的話,眼睛一亮。

“這倒也不妨試試!”他說。不過,又要用什麽來為魏征沖喜呢?

“父皇,師傅的兒子魏叔玉和妹妹新城公主(唐太宗和長孫皇後的女兒)年紀相仿……”

太子李承乾的話還沒說完,唐太宗便笑了。

“看來,皇兒早有打算!甚好!甚好!”唐太宗高興地說,“走!和朕一起去看看魏愛卿,把這個喜訊告訴他!”

太子李承乾好久沒聽到父皇這麽誇自己了,也很高興。

於是,唐太宗攜太子李承乾去了魏府,並將要與魏家做親家的事告訴了病床上的魏征,魏征看到皇上和太子一起來探病,很是感動。在得知皇上要將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且是為了給自己沖喜時,更感動了,含淚道:“陛下能來微臣寒舍,微臣感動不已。只是,微臣還有一事想說,不知陛下答應否?”

“有什麽事,愛卿就直說吧!”唐太宗握著魏征的手說,“朕都答應!”

“陛下,微臣這一病,怕是不能再為朝廷效力了,微臣覺得,中書侍郎杜正倫和吏部尚書侯君集都有宰相才能,還望陛下能重用他們!”

魏征說這話時,已經預感到自己時日不多了,唐太宗一聽他這麽說,猛地想起了長孫皇後臨死前的那番遺言,禁不住又是一陣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