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魏征的最後幾年(第3/6頁)

“看來,你也知道,你應該一直跪著!”唐太宗說。此時,他的臉色已經變成了青色,很是可怕。旁邊的劉公公也嚇得大氣都不敢出。不過,雖垂首而立,卻不時地斜眼瞟唐太宗和魏征。

“魏征,好大的膽子!”唐太宗突然厲聲道,“莫非朕在你魏征的眼裏,就是這麽不堪嗎?”

“陛下,臣只是……”

“只是什麽?”唐太宗再次冷笑一聲,“你不是一直都將朕看得這麽不堪嗎?”

他不想給魏征任何解釋的機會,也知道即便讓魏征解釋,他的解釋也只會讓自己更生氣,更尷尬。

“朕一直以來,都將你當成難得的賢士善待之,重用之,甚至不理朝中其他大臣的反對,委以重任,視你為心腹重臣,可你呢?一次又一次地讓朕難堪,如今……如今還將朕……”

唐太宗的聲音有些顫抖,說不下去了。他覺得他遭到了魏征的背叛,極度失望和痛心。

好奢縱而忘卑儉,驕侈勞人之事日多,近小人而遠君子,好尚奇異,求賢之心日衰,畋獵為歡,君臣關系淡薄,傲氣日增,不關心人民疾苦……

唐太宗怎麽可能接受這樣的“汙蔑”,他激動起來,騰地起身,站在那裏。當然,他的激動並不僅僅來自於魏征對他缺點的指出,還在於他在恐慌,在害怕。

如果魏征所寫這十條,真的是朝臣和百姓對他現在的看法,那麽,他的清明政治,他的明君頭銜還怎麽維護?

“陛下弱冠之年便拯救亂世,平復天下,開創帝業;壯年又潔身自好,抵制欲望,使邦內邦外康泰安寧,國家進入和平盛事,陛下的功勞,連商湯、周武也比不上,道德和堯、舜不相上下啊!”魏征一口氣說完這些,稍停又說,“天下沒有完美之人,臣只是想讓陛下永遠做明君啊!”

唐太宗被魏征的這些話擊中了。這些話才是他想聽的,他想看的。可是……唐太宗深吸一口氣,將雙拳緊握,在心裏不停提醒自己:別動怒,沉住氣。

魏征是難得的忠臣!突然,長孫皇後兩次為魏征說情的場景浮現在了唐太宗的眼前。

“皇後若活著,又會說什麽?”唐太宗重新坐下,靠在椅背上,閉起了眼睛。

跪伏在地的魏征以及劉公公,全都松了一口氣。

“下去吧!”好久,唐太宗才無力道。

“臣告退!”

魏征不敢再多說一句話,也不敢再多耽誤一分鐘,即刻退出。

唐太宗在魏征離開後,像是定在了椅子上,好久都沒動,直到感到腿腳有些麻了,這才起身。他走出太極宮,慢慢向立政殿方向走去,走出一段距離後,突然意識到長孫皇後已經去世了,禁不住淚如雨下。

“皇後啊!你若看了魏征所寫的《十漸十克終疏》,又會怎麽做?怎麽說呢?”唐太宗喃喃著。

這一夜,唐太宗失眠了,他想象著長孫皇後看了《十漸十克終疏》的態度,心緒慢慢平靜下來。

第二日,唐太宗特意召來魏征說:“朕今聞過矣,願改之,以終善道。有違此言,當何施顏與公相見哉!方以所上疏,列為屏障,庶朝夕見之,兼錄付史官,使萬世知君臣之義。”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他接受魏征的批評,他將改正自己的驕滿情緒,慎終如始。隨後,他又賜魏征黃金十斤、馬二匹……而那《十漸十克終疏》也成了唐太宗時刻提醒自己的警言,警句……

第一百零八節 魏征之死

(2)

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太子李承乾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變得叛逆,在他為自己蓋庭院,於志寧上疏批評他過於奢華;和宦官玩樂,於志寧稱他為秦二世後,太子李承乾變得越發叛逆,做出了更多“叛逆”之事。

自己身為李唐太子,儲君,未來君主,竟然整天被這些人教訓來教訓去,真是吃了豹子膽了,偏不聽你們的,看你們奈我何?

太子李承乾的言行更過分了,就連孔穎達、張玄素也開始向唐太宗上疏,批評他。久而久之,太子李承乾對朝臣有了恨意,內心生出反抗情緒,覺得整個朝廷都在和他作對,而和他作對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嫌自己是個“瘸子”。

身為李唐太子,卻生有足疾,走路一瘸一拐的,李承乾不多想都不可能。朝臣人人都和他“作對”,內心的煩惱又要找誰去說呢?也就在這時,一位善解人意且“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樂人出現在了他的身邊。

這位太常樂人不像那些和他“作對”的朝臣,處處找他毛病。在太常樂人的眼裏,嘴裏,行動上,李承乾是那麽的完美,那麽的高貴,簡直無可挑剔。

一邊是對他的處處挑剔,一邊是對他的絕對傾慕。李承乾從這位太常樂人那裏,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和快樂。自此,他將太常樂人視為男寵,私底下叫他“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