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儲位之爭

儲位之爭,似乎是歷朝歷代皇帝都無法回避的問題,唐太宗也不例外。

唐高祖時期,還只是秦王的李世民,用一場“玄武門之變”,讓他和哥哥——當時的太子李建成之間的儲位之爭畫上了一個句號。雖然那場政變以李世民的勝利而告終,李世民也如願先做儲君,再做帝王,但他殺兄弑弟屠侄逼父的一幕幕卻一直伴隨著他,成了他的噩夢,也成了他內心深處永遠抹不去的黑點。

坐上皇位後,唐太宗竭力想回避,回避這樣的悲劇在他的兒子間上演,可事態的發展,似乎越來越不受控制,越來越趨向悲劇。

人生也許本就是一場輪回。當年唐高祖李淵擔心的事,如今唐太宗李世民依然擔心。當年,還是太子的李建成和還是秦王的李世民展開了激烈的儲位之爭;如今,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爭奪同樣激烈。

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均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的兒子,當然,唐太宗和長孫皇後除了這兩個兒子外,還有一個晉王李治。

只是,在最初的儲位之爭中,晉王李治就像當年的齊王李元吉一樣,是可以被忽略不計的。爭奪儲位只是在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之間展開。

太子李承乾是長孫皇後和唐太宗的嫡長子,生於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李承乾是個幸運兒,他的母親懷著他的時候,他的父親剛剛在太原起兵,他出生時,他的祖父稱帝,他的父親被封秦王。

可以想象,李唐剛剛建立,李承乾就出生,這不管是對他的祖父——當時的唐高祖李淵還是他的父親——當時的秦王李世民來說,都是極大的驚喜。這從唐高祖李淵賜其名“承乾”(繼承皇業,總領乾坤之意)以及李世民繼位當年便冊立他為太子便能看出,對他,整個皇室都是寄予了厚望的。也就是說,原本,太子李承乾是儲君的不二人選。

“性聰敏”“豐姿峻嶷、仁孝純深”,這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唐皇太子,似乎天生就是帝王,作為儲君,未來帝王,剛剛開始的時候,他似乎是無可挑剔的。

然而,或許是上帝覺得他太幸運了,要給他一點兒波折。抑或他的幸運在兒時已經用完,總之,因一次偶然的摔倒,他竟然患上了一種無法醫治的腳疾,從此走路一瘸一拐。不過,即便他從完美變得不再完美,唐太宗除了會心生遺憾而外,並沒有因他的不完美,有重立儲君的想法。

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下詔令太子李承乾“宜令聽訟”“自今以後,訴人惟尚書省有不伏者,於東宮上啟,令承乾斷決”。不難看出,唐太宗是在有意識地鍛煉他身為儲君的政治能力,那時候的李承乾不過13歲。

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唐太宗駕幸岐州,令太子李承乾留京監國。

貞觀七年(公元633年),唐太宗讓太子李承乾寫治國策略,李承乾在寫好後,唐太宗看了,向眾臣炫耀“先論刑獄為重,深得經邦之要也”。在這期間,唐太宗怕李承乾“生長深宮,百姓艱難,都不聞見”,還讓太子左庶子於志寧、杜正倫“輔導太子,平常應該為他講述百姓生活在民間的種種艱苦。”“他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應該勇敢直諫,使他能有所獲益”。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太子李承乾加元服,唐太宗因此大赦天下,大宴群臣。

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唐高祖李淵去世,居喪期間,唐太宗下詔令太子李承乾監知軍國大事。

然而,一切似乎都從貞觀十年(公元636年),長孫皇後去世後發生了改變,先是太子李承乾的性情大變,接著是魏王李泰的優秀讓其逐漸浮出水面……

魏王李泰是唐太宗的第四個兒子,也是唐太宗和長孫皇後的第二個兒子。李泰“才華橫溢,聰敏絕倫”“好士愛文學,工草隸,集書萬卷”。根據魏王李泰的這些特點,唐太宗允許他在府邸設置文學館,任其自行引召學士。

慢慢地,魏王李泰似乎越來越像當年的秦王李世民。

貞觀十年(公元636年),魏王李泰遙領相州都督,督相、衛、黎、魏、洺、邢、見七州軍事。

此時的魏王李泰,在勢頭上大有當初秦王李世民被封“天策上將”之時。這還不算,此後,唐太宗絲毫不避諱自己對魏王李泰的喜歡,甚至做出了因不舍魏王李泰離開自己,竟然一度下詔令其搬進武德殿住。

“今武德殿近儲後焉”,這是魏征曾說過的一句話,也是讓魏王李泰對儲君位有了想法的開始。

父皇的格外寵愛,讓魏王李泰覺得帝王寶座離自己近了很多,權利的欲望也如那雨後的春筍,滋生並急速增長。

面對近在咫尺的權利,誰又能不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