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魏征的最後幾年(第6/6頁)

“魏愛卿啊,魏愛卿!朕要你快點兒好起來,朝廷需要你,朕需要你啊!”唐太宗說,“你不能這麽早離開,不能!”

“微臣……微臣多謝陛下,可微臣……微臣還是希望陛下能答應微臣……”魏征說完,已是老淚橫流。

“好!朕答應你!全答應你!”唐太宗哽咽著說,“只是,你一定要好起來!朕需要你的諫言!”

君臣雙眼含淚,在病床前的這番對話,感動了在場的不少人。

然而,即便唐太宗再不舍,魏征還是去世了,死於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的二月十一日,享年64歲。

魏征去世的消息第一時間被傳到了宮裏,傳到了唐太宗的耳朵裏,他頓時淚水橫流,仰天長嘆:“魏愛卿啊魏愛卿,你怎麽就走了呢?”

魏征的葬禮規格很高,唐太宗不僅命九品以上的文武百官去奔喪,且要賜手持羽葆的依仗隊和吹鼓手送葬,同時還讓他葬在了長孫皇後的昭陵附近,做昭陵的陪葬。

不過,對於唐太宗的如此厚愛,魏征的妻子卻並不領情,她說:“民婦多謝陛下厚愛,只是夫君平時生活簡樸,死後卻用鳥羽裝飾旌旗,用一品官的禮儀安葬,並非他的願望,還望陛下收回!”

唐太宗聽後,又是感慨萬分。

“既然魏愛卿不喜這樣,那就聽從他的吧!”

最終,魏征的靈車僅用布罩著送運棺木。當然,為了送魏征最後一程,唐太宗還是親自登上苑西樓,遠眺運送魏征棺木的靈車。在看到運送魏征棺木的靈車時,唐太宗像是看到了魏征本人,失聲痛哭,之後又專門為魏征撰寫碑文。

“人們用銅做成鏡子,可以用來整理衣帽,將歷史作為鏡子,可以觀察到歷朝的興衰交替,將人比作鏡子則可得知自己的得失。魏征去世,朕就好似失去了一面絕好鏡子啊!”魏征對身邊眾臣無數次地說道。

不過,世事難料,魏征死後不久發生的一系列事,最終還是讓唐太宗誤會了魏征,做出了一系列令人感慨和唏噓的事情……當然,這是後話。